“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婉转悠扬、如泣如诉的童谣《歌唱二小放牛郎》如今已经在中华大地流传了73年。这首诞生于抗日战争中期的歌曲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以典型人物为主角的音乐作品,其绵长动人的旋律与歌词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记忆,并相传至今。
1942年春,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之冀中区进行全面蚕食,切断冀中区与北岳、平西、冀东各区的联系,使冀中区陷于孤立,根据地面积大为缩小。5月初至6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采取“铁壁合围”、“反复合击”、“分区清剿”、“辗转抉剔”等战术,对冀中平原进行残酷大扫荡,企图消灭冀中区中国共产党政府军队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
当时,中国共产党冀中军区和中共冀中区委,指挥主力部队3万余人,在冀中区人民及北岳、太行、冀东、冀南等区八路军配合下,采取以主力一部同地方部队、民兵相结合,在内线坚持斗争,主力大部转移至外线寻机歼灭日伪军的作战方针,展开反扫荡作战。这段几乎是中共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最为艰难的时期被称作“五一”反扫荡,而《歌唱二小放牛郎》就诞生在这个背景之下。
根据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晓岚的考据,《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词作者方冰于1995年在《新文化史料》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歌唱二小放牛郎〉故事歌的产生》的回忆文章,详细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过程。
他说:“一天我和劫夫坐在房前的台阶上晒太阳,谈起这大半年各自的经历,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实在太多了,彼此都感叹不止。于是大家相约把那些动人的材料写出来,纪念英雄们,也激励大家,同时给后人留下一个时代的见证。当时文具纸张奇缺,我取出一支钢笔尖,插在高粱秆上,蘸着红药水,在一张麻纸上写出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两个故事歌词。劫夫很快谱出曲子来了。第二天教给村剧团的孩子们唱,一下就传唱开了。”事实上,几天后冀中军区召开了庆功大会,由抗敌文工团公演了这首歌,歌曲便流传开来。
谈到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方冰曾说,在我的脑子中,当时并没有一个真名实姓叫“王二小”的孩子,而是有不少叫“二小”的。所谓“二小”就是指当地的那些孩子。至于为什么要写放牛的“二小”,是因为在反扫荡中,冀中的老百姓为了对付敌人,保护自己,发明了一种消息树,如果消息树立在山头上,就说明没有敌人,如果消息树倒了,就说明有敌情,得赶快转移。而看护和掌管消息树的,一般都由放牧的孩子来担任,这些“二小”一边看护牛羊,一边看守消息树。至于歌中的“二小”为什么姓王,那只是随便选的,王姓比较通俗、普遍。
尽管最权威的当事人已声明王二小本无其人,是虚构的艺术形象。但多年来公众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推波助澜已使全国人民彻底相信了王二小的真实性,相信他和刘胡兰、董存瑞一样,是真实的英雄,各类媒体上,介绍和宣传王二小英雄事迹的文章数不胜数,甚至被编入了小学语文课本,在今天河北某地所谓王二小的牺牲地,建有纪念碑一座,上有老将军肖克题写的碑文。最为雷人的是,距此地东北方向五华里,竟“保存”有王二小的墓地。
方冰先生对此很不以为然:当他听说华北某县筹划给“王二小”立碑的事情时候,激动地说:“怎么能这样搞呢?‘王二小’和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不一样,他是我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是无数少年英雄的化身,没有一个指定的人,我不主张立碑”。
曲作者李劫夫的女儿也介绍过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她说:“这是个虚构的故事……反扫荡之后,爸爸和战友方冰叔叔商量: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我们写点故事歌不好吗?歌颂那些在敌人面前不屈的英雄们,使他们的事迹得以流传,教育后来的人。于是方冰叔叔很快就写出了《歌唱二小放牛郎》和《王禾小唱》两首词来。”
尽管“王二小”是个艺术的形象,但记者行走于曾经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可以不时听到当地百姓讲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平山县闫福华、涞源县王禾、顺平县王璞等等。
“这些孩子牺牲时只有十一二岁,却在党的培养下用小小的肩背扛起中华民族不堪外辱的大旗,用自己的鲜血浇灌民族觉醒的种子,并最终让抗战的胜利旗帜飘扬在了中华大地上,也让‘王二小’的形象更加饱满动人,流传至今。”王晓岚说。
上一篇:朱绍玉:戏曲戏曲,戏一半曲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