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师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谈到:“艺术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乱世中温暖人心。”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是人在黑暗中徘徊时遇到的那一丝丝光亮,这时,艺术是希望。艺术是人在饱经风霜时的阳光,这时,艺术便是信仰。具有中国贝多芬之称得阿炳。创作出的《二泉映月》也曾家喻户晓。这首曲子展现出底层人民生活的心酸与苦痛,引发了底层人民的共鸣,也给他们的生活,上带来极大的鼓舞。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二胡大师。阿炳,原名华彦钧。阿炳的一生,真的可以用艰难苦绝来形容。严格来说,阿炳真正能称得上艺术家的日子也只是生命中最后的90天。阿炳,1893年出生于无锡市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内。其父亲名叫华清和,是雷尊殿里的道士。生母名叫吴阿芬,是当时大家族秦家的二少奶奶。
吴阿芬在私塾里读过书,不仅能写得一手好字,还能画出令人频频称赞的画作来。不幸的是,在她过门不到半年里,秦家的二少爷就得病死了,随后公公婆婆也因悲伤孤独而驾鹤西去。吴阿芬为了办法事,便请了正在雷尊殿做道士的华清和。在连续做法事的那段日子里,吴阿芬与华清和互生情愫,后来华彥均便诞生了。从古至今,“偷汉子”这种行为就是不允许的,更不要说是在“秦家”这种大户人家。生下的孩子肯定不会不会好过。作为父亲的华清和当然不想这种事情发生。于是,华彥钧刚出生,华清和就把他送到了乡下,由华清和同族的婶母抚养。吴阿芬则受尽了秦家以及附近邻里间的各种谩骂与白眼,三年后不堪重负的自杀了。八年过去了,华彦钧被婶母送回父亲身边,也成为了雷尊殿里的一名小道士。但华清和不敢与其相认,便让华彦钧拜自己为师。华清和自然是十分疼爱这个名义上的徒弟。
华清和先是给他取了个小名叫阿炳,因为阿炳五行缺火。华清和还让华彦钧念了几年的私塾也经常在自己法事时带着他。华彦钧也很争气,在是十来岁的年纪就参加了人生的第一场正式的道场法事。赢得其他法师的赞赏,也获得“小天师”的称号。闲暇时间,阿炳跟着师傅学习了各式各样的各种乐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阿炳丝毫没有松懈。几年后,他精通鼓、笛、二胡、琵琶……按理说,阿炳的这一生应该会是个还不错的法师。但天妒英才,一切的事情在21岁时发生了改变。21岁那年,华清和去世了。或许真的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华清和在去世前握着阿炳的手:“徒儿,有…件事…儿,是时候该…告诉你了。其实,你…的真实身…份, 足球彩票一次买两场球,是我的…孩子呐!你的母亲是……”华清和去世后,25岁的阿炳与自己的兄弟华伯阳接管了雷尊殿。那段时间的雷尊殿香火十分旺,阿炳的生活也不错。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一有钱就变坏,还是,父亲告诉了他的真实身世后,给他的打击太大,以至于,此后,阿炳开始酗酒,赌博,甚至是吸毒。
有钱人的身边,自然少不了酒肉朋友。阿炳身边也有了这些朋友,他们带着阿炳出入风花雪月的场所,阿炳身材高挑又有钱,自然是十分招那些风尘女子的喜欢。华伯阳好心劝阿炳,这样坐吃山空是不明智,还希望阿炳能够早日回头,但阿炳也只是当耳旁风,仍旧整日吃喝嫖赌。最终染上了梅毒。后来在一次梅毒发作时,阿炳已经身无分文,身边曾经的“朋友”也不见了踪影。梅毒的发作,也导致了阿炳眼睛的失明。阿炳在眼睛失明后,彻底地丧失了对道观的控制。阿炳的悲惨生活正式开始了。失了明的阿炳刚开始,总是一个人坐在那个破屋子前,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一坐便是一整天。后来他拿起来自己的二胡,在街头表演,好心人看到他,总会给些粮食或是钱财。就这样,阿炳的生活,就这样勉勉强强还能凑活着过。甚至还有有闲钱,去烟管过把瘾。1936年的时候,阿炳在烟管遇见了未来的妻子——董彩娣。董彩娣的生活也很凄苦,她的丈夫在1924年的时候,因病去世,只留下她与5个孩子,孤儿寡女没有任何生活来源。无奈之下,董彩娣便含泪将自己的儿子女儿送人或是个亲戚抚养。她心想,走了总比跟着自己饿死强。
下一篇:二胡的几种特殊奏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