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缎子,花钱袋,月白里。四个角缀着红缨子,一边扎着是兰草,一边扎着小故事。”走进侯奎玉老人家,阵阵戏曲声传入耳中。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侯奎玉边在书房里边拉着二胡,边唱着戏曲。侯奎玉告诉记者,他正在唱的是自己创作的郧剧《对钱袋》的选段。年过古稀的侯奎玉,梦想很简单:余生再写几个戏曲剧作。 ■文、图/记者 周仑
从小酷爱戏曲 对音律特别敏感
今年74岁的侯奎玉是我市戏曲界的元老之一。老人出生于山西运城农村,受周围环境影响,他从小就十分热爱戏曲,但由于家里条庭的限制,追梦之旅并不顺利。
上世纪50年代初,上小学的侯奎玉对戏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同龄的孩子们漫山遍野疯跑的时候,他却跑到村里老艺人堆里听人吹拉弹唱,他特别喜欢那些传统乐器,闭上眼睛静静地坐在那儿,他能听上好一阵。二胡、唢呐、锣鼓、镲……他觉得那些都是美妙的声音。可是,父母却极力反对他在这上面花心思。每次他偷偷地去学,只要被父母发现,回家就会挨一顿打。
然而,在反对学艺的逆境中,侯奎玉对戏曲的兴趣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更加浓厚。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听说村中有一位名叫冯思文的老人家中有一把旧二胡,因为音调不准,拉出来的声音特别难听。侯奎玉放学后便与几个同学一块去老人家看这把二胡,“当时我听了那个声音,觉得确实难听,就拿过来试着调音。我小心翼翼地学着艺人的样子松一松琴弦,拨一下听一听,感觉不对,又再紧一紧,再仔细听听,就那么反复几下,音就调好了。后来拉给村中老艺人听,他们都说音已经调得比较准了。这事在同学中迅速传开了,都说我有本事,会拉二胡。其实,我从来没学过二胡,只是对音律比较敏感罢了。”侯老说道,冯思文见他能调准二胡的音调,就觉得这东西跟他有缘,于是将二胡赠给了侯奎玉。
“这把旧二胡成了我的第一件乐器,我把它拿回家,睡觉都放在身边,非常爱惜。”侯奎玉说,尽管有了二胡,可是侯奎玉并不开心。因为他没有谱子,拉的二胡没有好听的旋律,又因为家里条件差,他每天在家里拉,让家人很反感。
有一天,侯奎玉的母亲当着侯奎玉的面,将二胡丢出了门外,并说倘若再次看到这把二胡,就当场折断。这让侯奎玉十分害怕。于是,侯奎玉每天放学后,总是抽出时间在外面拉二胡,“我那时候躲着人拉,比如在村口荒郊野岭拉,在背街巷子中拉,有时候觉得没有听众了,就在村里的牲口棚中拉,给猪和牛拉着听。”侯奎玉回忆,晚上二胡不敢拿回家, NBA买球大小分怎么买,他就只能将二胡藏在牲口棚中,第二天再去拿。“有时候弄得脏兮兮的,但是没办法,为了自己的爱好,也为了保住这把二胡,只能这样了。”
就是这样,侯奎玉在不断摸索中了解二胡的韵律,也是这把二胡,让他走上了以后从事戏曲的道路。
从伴奏到作曲再到编写剧作 坚持戏曲梦想57载
1962年,17岁的侯奎玉从山西前往河南工作,开始了他57载的戏曲之路。刚开始,他在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曲剧团担任戏曲的伴奏员。随着耳濡目染的熏陶,2年后,年仅19岁的他便成为了剧团中的作曲。“当时县里条件不好,会作曲的人很少。在我没去之前,他们常常在外找人作曲,我去了之后,我就主要作曲了。因为自己原来拉过二胡,所以作曲比较熟练。”侯奎玉说,豫剧在当时发展得很不错,很有名气,因机缘巧合,他从老家山西省来到了河南省从事剧目的作曲。
创作成功后,许多观众和专业人士都找到他,希望他能一直搞创作。1980年,他作为当时的渑池曲剧团的代表赴上海进修戏曲。1981年前后,他陆续给曲剧《背靴访帅》和豫剧《三全齐美》作了曲。这两个剧目也成为红极一时的戏曲剧目。
下一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