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疯狂的拍马人赵如意的骏马情怀(一)艰苦的知青岁月
2022-07-30 21:31来源: 老郭古今讲坛
原标题:纪实文学:疯狂的拍马人赵如意的骏马情怀(一)艰苦的知青岁月
土默特之声欢迎您
作者:高乌恩 教授 图文提供:赵如意先生
【作者简介】:高乌恩,蒙古族,硕士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教师,职称:教授,曾任:药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药物化学研究室主任,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
一、艰苦的知青岁月
1968 年 10 月,赵如意来到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白彦花公社小庙子牧业生产队。童年时代目睹同龄小伙伴的艰苦生活,和他们一起背柴火捡牛粪的经历虽然使他懂得人生有很多艰难困苦,但是在小庙子牧业生产队插队生涯中所面临的各种艰辛的劳动,生活的困窘还是大大地超出他的预料和想象。
1968 年 10 月,赵如意下乡临走前几天与同学在内蒙古人委小院 26 号家门前合影。家里三间房给造反派腾了一间,这是文革期间对有“问题”家庭实行的掺沙子政策,各个单位都如此。后面那颗杏树是当年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康根成送给赵如意父亲赵诚的。窗户上的“奋勇前进”是赵如意 1966 年贴上去的。为赵如意下乡,母亲专门把家里的羊羔皮袄新上了狐皮领子,殷殷爱子之心切切可鉴。
1、知青生涯
赵如意刚到队里干的第一个活儿是打草,干了一个星期。打草的活儿很苦,弯着腰割马莲草,剌手剌的要命,一不小心就剌一个血口子,对于城里来的孩子来说这第一关就不好过。
赵如意住在生产队队长官布斯楞家。官布斯楞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是很幸福的一家人。官布斯楞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牧民,在牧区要把一个生产队管理好,当队长那是农业牧业活儿都不在话下才行。他把生产队每家每户,每一个牧民,家里有多少牛、羊、马和毛驴,山前山后,每一个人干什么活儿或者能干什么活儿都做到了心里有数。
赵如意在他家住了十天,每天吃炒米奶茶、糊略粥。糊略粥就是糜米捞饭加干羊肉熬的粥,非常香。赵如意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女主人汉语说不好,赵如意就现学着蒙古语和他们交流。
再则,在牧业队插队,必须掌握放羊的技能,看护一大群活物,对新手来讲不容易。每半个月,羊倌就得把羊群赶到到小庙子生产队南面很远的盐碱滩上舔碱。放羊还要会“打踪”。打踪就是根据牧场的风向、羊的走向、羊拉屎的气味走向,跟着羊群走。
有一次赵如意在滩里放羊,因为太疲劳倒头就睡。黎明时分,队长官布斯楞找到他,把他叫醒,问他羊群在哪里?赵如意一看傻了眼!山上山下连羊的鬼影都没有!那一次,队里的一个富牧东格勒布帮着赵如意打踪。一路上告诉赵如意怎么样打踪,怎么样找羊。东格勒布骑着毛驴寻觅踪迹,赵如意步行数着步数计算着距离。就这样两人从早晨一直寻羊打踪到晚上, 差不多走了 25 里路,最后在乌不浪找到羊群。两人一路上饿着肚子,到了乌不浪喝了点井水解渴。到了队里才知,这一大群羊把人家的庄稼都吃了,玉米谷子损失了不少。队里派人把羊都圈起来。赵如意无奈, 买了烟酒赔礼道歉,好话说了一火车:“乌不浪的知青和我是一个学校来的,你们队的知青郝时晋是我的同学,……”求饶呗,那份损失赵如意也赔不起。当地农民也很朴实善良,一看赵如意是个新来的知青, 知道他不懂得如何打踪放羊,说:“一看你这娃娃就不会放这群羊,可怜见的,把羊赶回去吧。”从乌不浪回到小庙子生产队山里的牧场约 20 公里,东格勒布又帮着赵如意把羊群赶回山里牧场圈好。这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赵如意一路上心焦饥渴,累得双腿抽筋, 感觉小腿肌肉都快要扯断了,疲惫不堪!现在羊群回圈了,一天的焦虑终于一扫而光,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了。东格勒布熬了香喷喷的奶茶,两人喝上热奶茶, 填饱肚子,美美地睡了一觉。羊群神奇般地被找回来完全是东格勒布打踪打回来的结果,赵如意对此感激不尽。
下一篇:星海音乐学院二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