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10年前,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开始有意识地在全球范围内关注和寻找一种声音,那就是国外作曲家以中国元素和中国故事为基础创作的音乐作品,结果远超他想象,“发现的就已经超过了500首”。基于10年来的研究,沈洋从中选择了22首以唐诗为蓝本、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用不同语言写就的艺术歌曲,联手艺术造诣颇深的演员王耀庆、学术型钢琴家张奕明,10月21日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了“玉亦万重——歌中的唐诗之路”音乐会。
青年报记者 陈宏
基于研究
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关注度走高,如今西方作曲家用中国元素、中国故事来创作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事实上,中国文化热潮在19世纪中期就曾出现——西方很多艺术界人士发现,古老中国有那么多意境深远的优秀文艺作品,比如唐诗宋词。从庄延龄、翟里斯等来华汉学家,到痴迷于中国文化的汉斯·贝特格、阿瑟·韦利,他们用自己的母语编译了包括唐诗在内的大量中国诗词,而这些译诗又为当时西方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
如今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中国音乐家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意识到了这些作品的存在。前不久,指挥家余隆和上海交响乐团在DG出版的第二张古典专辑《大地之歌》,其渊源正是马勒根据唐诗所作的《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这部作品的文本,就是选自德国诗人汉斯·贝特格根据法文本《玉书》翻译的中国唐诗集——《中国之笛》。”已经深入研究了十年的沈洋,对这些作品如数家珍,而这场“玉亦万重——歌中的唐诗之路”音乐会,选曲正是基于他的研究,“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谱曲的汉斯·加尔是一位来自奥地利的知名作曲家,他在20世纪维也纳乐坛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约翰·阿尔登·卡彭特是美国作曲家,其笔下的刘禹锡《和乐天春词》带有美国人天生的乐观与幽默;阿瑟·布利斯爵士是一位恪守英国音乐传统的先锋派英国作曲家,他谱写的李白《子夜吴歌·春歌》别有韵味……”
这些作曲家,在中国的唐诗中,寄予了自己的情感:马勒把自己从唐诗中感受到的天地广阔与个人渺小,都写进了《大地之歌》;捷克作曲家帕维尔·哈斯是雅纳切克的学生,二战期间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最后遇害,人生的最后时刻,他寄情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在音乐中注入思乡之情和对生命的渴望。
沈洋说,自己越研究,越发现先辈的伟大,“我们的设计是,这是一场没有掌声的音乐会,千万别给我们鼓掌,请把掌声留给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光辉的文化遗产。”
形式新颖
王耀庆和张奕明的加入,为这场音乐会增添了更多的视角,有了更丰富的韵味。
王耀庆不仅是优秀的影视剧演员,同时,他还活跃在戏剧舞台上,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不俗的造诣。2022年,他曾受上海交响乐团的邀请,和上交合作了一部“说唱版”的《培尔·金特》,王耀庆负责说书,活灵活现,一个人演了22个角色,让指挥张洁敏惊为天人。随后, nba买球链接,王耀庆的《职人访谈录》第二季正在筹划,王耀庆通过张洁敏,向沈洋发出了采访邀请。在工作过程中,沈洋发现王耀庆“了解的领域很多,我们聊得非常深入,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相见恨晚的两人,在沈洋策划这场音乐会时, 章鱼彩票还能买球吗,一拍即合。
“我很想尝试戏剧、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结合,看看能带给大家怎样不同的艺术体验。”在这场音乐会中担任“讲述者”角色的王耀庆开玩笑说,自己只是沈洋研究成果的“嘴替”,“对于沈洋老师做的这件事,我抱有很大的好奇心,也想从中学一点什么——有共同志趣的人,在一起能给身边人带来点什么影响? 这大概也是我们的一种社会责任。”
加入这场音乐会的,还有担任钢琴伴奏的张奕明。张奕明并不仅仅是一位钢琴家,还是一位音乐研究学者,对于这些外国作曲家写就的中国元素作品,他有着自己的观察。张奕明说:“曲目中有一首齐尔品的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之三‘云想衣裳花想容’,其实在钢琴演奏和歌者唱腔上融入了很多京剧的元素。可能贝多芬、巴赫也不会想到,在齐尔品的手下钢琴可以描绘中国京剧里的小锣,同时钢琴的声音,又和真正的小锣介于‘像’和‘不像’之间,十分微妙,这实际上拓宽了钢琴这件乐器的外延。”因此,音乐会上在这首作品中,沈洋演唱的旋律和他弹奏的钢琴,形成一种宛如时空交错的奇异对峙感,就好像运用了影视剧中的蒙太奇手法。
虽然中国诗词在转译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读,“比如李白的《宴陶家亭子》,法译本曾将‘陶家亭子’错译成‘陶做的亭子’。这首轻快的诗后来被包括尤利乌斯·伦特根在内的很多作曲家谱曲,因被马勒的《大地之歌》当作唱词,更是在世界范围名声大噪。”沈洋说,“但文化最有趣的地方恰恰是某种‘误读’,和‘误读’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美好。”
他说,如今国际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很高,“像今年,德国波恩剧院制作了弗兰肯斯坦作曲的轻歌剧《李太白》,剧中角色包括李白、杨贵妃、唐玄宗、高力士等。”
而他办这场不计成本的音乐会,也正是想告诉大家,“中国文化的魅力比我们想象得大,中国文化的厚重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广泛影响,远远超越了我们的眼界。”
上一篇:中国十大经典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