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退休职工林义德指着自己的画作为小学生讲述厂区生态变化。
青年人和小学生一起为新栽的树苗浇水。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武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青山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热议焦点。
近年来,青山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强力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区青山示范段建设,聚焦滨江红城文化区、创新转型区(武钢)、北湖绿城生态区、智慧化工产业区四大主题区域,谋划“一廊两带,一核多点”空间发展结构。以推进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青山段建设,串联武钢工业文化示范核、青山矶历史文化传承核和都市文化故事片区、北湖生态文化故事片区,连片打造红房子文化中心、青山古镇等,绘就武汉“最美长江画卷”;以两河文化展示带、北湖生态展示带建设为牵引,协同推进武丰闸生态文化展示区等项目建设,打造长江森林、长江湿地、长江钢琴等长江品牌,建设“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
为进一步凸显青山绿水红钢城独特文化魅力,青山区联合长江日报开展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区青山示范段建设系列宣传活动,种长江森林、游长江湿地、听长江钢琴、唱长江之歌、看长江日报,共同感受青山区的工业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讲好青山“创业红、生态绿、创新蓝”的长江故事。
■ 政企共建长江森林
“森林中的钢厂”打造4A级景区
67年前,政企共建十里钢城。67年后,政企共建生态公园城。
8日上午,武钢有限厂区,青山区“植此青绿·共建长江森林”2022年政企共建植树活动举行,人们种下一棵棵树苗,为钢城增添绿色。
植树活动开始前,青山区和武钢有限主要负责人共同为梅园揭幕,“初心如白玉 使命即青山”十个大字,有力表达了政企共建生态钢厂的信心决心。
活动现场,73岁的武钢退休职工林义德特意带来了他新近创作的水彩画《森林中的钢厂》。“我退休13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回厂。十几年不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林义德说,“以前,武钢到处都是灰,天上电线乱搭。今天回到厂里,随处可见绿树绿地,现实的场景比我的画更美。”
武钢有限员工陈雪君是一名“钢三代”,她说:“我专门问了爸爸,他进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种树。我爷爷也是刚进厂时就在一号高炉附近种了树,植树造绿已经成为武钢人的传统。”
穿梭在武钢有限厂区,抬头可见香樟树的枝干之间,银色管道或红色钢构纵横交错。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绿道上,各种鸟群叽叽喳喳,冷不丁地从树丛中探出头来。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这里的景象正打破人们对钢厂粉尘漫天、烟囱林立的印象。
青山区“听习总书记的话”宣讲团成员、钢花小学教师华雨辰也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活动。“今天是我第一次进武钢植树,武钢给人的印象和以前的想象完全不同,这里绿树成荫,就跟森林一样。”华雨辰说,“现在青山区正大力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区青山示范段,能为共建长江森林出一份力,我感觉很有意义。”
据了解,武钢有限厂区绿化率已超过30%,目前正在申报国家4A级景区。2022年以来,武钢累计投入百亿元推进企业智慧化、生态化改造。百余处高耸建筑都绘上了明丽“彩衣”,与路边绿树繁花交相辉映。厂区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底蕴不断挖掘。武钢有限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一号高炉,还有被评为中央企业工业遗产的“一米七”轧机工程、中国宝武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创建国家4A级景区,将进一步弘扬“红色武钢”文化。
■ 助力攻克难关
“三争精神”写进宝武企业文化
提起武钢,许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号高炉、“一米七”工程等,它们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两个标志性符号。
筚路蓝缕、艰苦创业。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新中国钢铁长子挺起共和国钢铁脊梁。
2022年10月14日,一号高炉停产。去年,武钢投入800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传承历史”原则,计划将一号高炉打造为国家工业遗址公园,以传承、传播钢铁文化精神。
20世纪70年代,武钢二次创业,从国外引进“一米七”轧机工程,这代表当时世界钢铁业的先进水平,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自动化现代化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