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青藏高原,又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雪山连绵,河湖密布,极尽雄浑壮美。但,群山阻隔,氧气稀薄,又让这里成为荒凉苍茫的生命禁区,常人难去,物资难进。修建一条畅通无阻的出行之路,成为青藏高原人民自古以来的热切期盼。
2006年7月1日,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在党的领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青藏铁路人在戈壁荒滩、在雪域高原,冒风雪、战严寒、抗缺氧,克服简陋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远离人群的孤独,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
历经半个世纪,青藏铁路精神孕育而出
新中国成立后,在交通极度闭塞的青藏高原,修建一条铁路,不仅是巩固国防的需要,更是为青藏两省区人民输送生活物资的现实需求。
在党中央的决策下,1956年1月,铁道部开始勘测设计兰青铁路和青藏铁路。受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制约,青藏铁路建设进程坎坷而艰难,直到1984年5月1日,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正式开通运营。
进入新世纪,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修建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
2001年6月2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开工,全长1142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凭借着“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精神状态,13万建设者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工程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历时5年终于把火车修到了拉萨,并在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健康保障、环境保护和冻土施工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具有鲜明高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青藏铁路精神也孕育而出。
坚守与磨砺,在2万名青藏铁路人身上闪耀
青藏铁路精神在开通运营时期不断得到丰富。青藏铁路开通运营15年来,新一代青藏铁路人始终把“运营世界一流高原铁路”作为工作目标。
伴随着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开通,24岁的于本蕃来到唐古拉,担负起青藏铁路全线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灾害最多的125公里冻土线路养护任务,一干就是15年。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养护线路,于本蕃每天都要工作10小时以上,坚持徒步检查测量近30公里线路掌握格拉段冻土变化规律。由于高寒缺氧,一趟巡检下来,他常常累得直不起腰。在长期的检查整修工作中,他总结提炼出“看、测、析、敲、听、验”的“六标”检修工作法,并在全段推广。
15年的坚守与磨砺,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精神的小小缩影,它闪耀在于本蕃身上,更闪耀在2万多名青藏铁路人身上。
“铁路工匠”不断涌现,天路更“智慧”
面对这条技术含量高、运维条件复杂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从加强开发力度、加大科研投入、实施人才战略等方面入手,确定“智慧天路”新型创建模式。
新一代青藏铁路人用勤奋的学习、刻苦的钻研快速补强知识短板,在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具有青藏高原特点的“铁路工匠”,为保青藏铁路畅通提供着有力的技术支撑。
西宁车辆段首席技师马云,工作时仅有初中学历。他利用2年多业余时间,自费学完了初、高中理科和电路基础知识,不仅能熟练地读图、画图,而且将各型客车的设备、电器工作原理熟记于心,仅凭远程描述就能准确判断电路故障能力。他针对青藏客车提出的57条改进建议,被生产厂家采用31条。多年来,他参与排除故障千余件,开展技术攻关60余项,节约资金千万余元,曾先后荣获全路首届“铁路工匠”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青藏铁路还开发应用了全路首例远程管理控制系统,使格拉段58个车站中有51个实现了无人值守。如今,配备了形似外星人“瓦力”的智能牵引变电巡测机器人,时刻确保着对设备状态的实时、高效监测。
下一篇:第三集《世纪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