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在陕西省延安市东北的桥儿沟,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窑洞数十孔,门口有一大石,上题“鲁迅艺术学院”,为1940年毛泽东亲笔题写。75年过去,游人不绝。漫步其内,不时有几段歌曲凌空激荡,使人热血沸腾,这就是《黄河大合唱》。
抗战时期,《黄河大合唱》被评价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牛亚皓
1
缘起:词与曲的相遇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之地。
它的曲作者冼星海曾在这里开荒种田、教书授课。“冼星海在延安共一年零六个月,时间虽短,却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光。”鲁艺文化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振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冼星海1938年11月到延安,先后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员、主任,1940年5月离开延安,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冼星海1905年生于广东番禺,父亲早逝。他随母亲到东南亚,后回广东,做过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和岭南大学音乐教员。21岁时,至北大音乐传习所,兼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1929年加入田汉的南国剧社;翌年,赴巴黎学小提琴,苦学六年,靠勤工俭学维持生计。
1935年回国,冼星海投身汹涌澎湃的国防音乐运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翌年11月,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冼星海来的时候,鲁迅艺术学院不在现在的桥儿沟,而在延安北关的文庙一带。” 李振武说,1938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等倡议在延安成立鲁迅艺术学院,设戏剧、音乐、美术系,后增设文学系,又成立了一些研究室和实验话剧团等;1939年8月,迁至桥儿沟。
“桥儿沟有好多革命单位,工人夜校、中央党校等,当时是将中央党校的地方让给了鲁迅艺术学院,可见中央对鲁艺的重视程度。”李振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冼星海尽管在鲁艺的待遇相当高(一月津贴15元),但当时条件艰苦,一边教学,一边还得开荒种地、纺纱织布。“鲁艺师生共开荒600多亩地;冼星海白天上山刨土,晚上还提马灯到各单位教歌。”
在这样的日子里,他遇见了光未然。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湖北光化;1938年10月,这位青年诗人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到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黄河壶口,看见黄水滔滔、船工大吼,极受震撼。1939年1月,在吕梁山行军时不慎坠马、左臂骨折,他被送进延安边区医院,在病床上写出《黄河颂》;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冼星海在现场听得“很兴奋”。2月26日,冼星海到医院看望光未然,说想谱写黄河颂的大型音乐。
2
酝酿:窑洞里的朗诵
《黄河大合唱》词与曲的相遇并非偶然。《黄河大合唱》延安首演指挥邬析零,生前曾向媒体回忆,冼星海和光未然此前在上海、武汉就合作过,突然在延安相逢本身就很兴奋。“光未然来延安之前,冼星海在鲁艺已创作出《军民进行曲》《九一八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所以说在延安的这段时间是他音乐创作上的巅峰期。” 李振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1939年3月1日,抗敌演剧三队邀请冼星海到延安的西北旅社,光未然拿来了刚刚脱稿的《黄河大合唱》全部歌词。邬析零回忆,这天晚上,在西北旅社这间宽敞的窑洞里,月光掩映,34岁的冼星海坐在窑洞靠门边的位置上。光未然坐在靠窗户的土炕椅子上,他面前有一张桌子,桌上有几盏油灯,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词稿。
光未然所在的抗敌演剧第三队,前身为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话剧移动第七队,由武汉拓荒剧团吸收平、津、沪、汉学生组建,光未然任中共支部书记,邬析零是队员,曾演出多部抗日剧目。邬析零说,当晚光未然首先向冼星海大略说明《黄河大合唱》歌词的创作过程,详细介绍其结构:由体裁形式不同的8首歌曲组成,男声合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每首歌前冠有“说白”,“它是歌曲的引子,为歌声的进入开道铺路,在前后两首歌曲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结构,不禁为之动容。冼星海和我们一样,脸上露出惊喜兴奋之情。” 邬析零回忆。
在冼星海的手稿《我怎样写<黄河>》中,他也把《黄河大合唱》称为“现阶段救亡歌曲的新型歌曲”。“‘黄河’的歌词虽略显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需要,提出保卫黄河的伟大口号。它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寻种同感。”冼星海自己这样评价《黄河大合唱》的曲与词,“在歌词本身,已尽够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的黄河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