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电影“崇尚英雄”的时代,不少电影以革命战争为题材,塑造了不少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英雄角色。
《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奇袭》里的方勇,《烈火中永生》里的江姐,都是一代观众心中念念不忘的银幕英雄。
在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英雄儿女里,必定少不了《铁道游击队》里的大队长刘洪。
扒火车,炸桥梁,骑马飞奔上演“英雄救美”的传奇,集革命英雄和草莽侠客于一体的刘洪,在那个年代是当之无愧的偶像。
1956年电影《铁道游击队》上映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现象级的观影热潮,电影院里每天都人满为患,都只为一睹铁道游击队的传奇故事。
01、影片原著是当年的畅销小说
《铁道游击队》是根据作家刘知侠的同名小说改编,整个故事不是作者的凭空想象,而是战争期间真实的所见所闻。
早在抗战时期,刘知侠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工团的时候就听说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深受打动的他就产生了想要把这些故事改编成小说的愿望。
此后,刘知侠开始和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一起生活,深入战争前线收集了大量关于他们战斗生活的素材,故事也慢慢成型。
但由于战争连年持续不断,刘知侠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时间着手创作,最终他在1953年完成了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并出版发行,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迅速火遍全国,成了那一年代的国民级读物。
电影版正是在小说的基础上,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直观的影像,满足了很多读者对于书中情节的想象。
对于这个故事我们并不陌生,由刘洪率领的铁道游击队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神出鬼没,他们就像一群行侠仗义的大侠,将日军的层层围困各个击破,整个故事看得非常过瘾。
除了紧张刺激的故事,《铁道游击队》在戏里戏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比如碍于技术限制,当时电影对白不能用字幕的方式呈现,所以片中的日语运用可能会造成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所以包括《铁道游击队》在内,很多抗日题材的电影都是把日语转化为中日混杂的“中式日语”,比如片中有一场戏,火车上程之饰演的日本军官和游击队员假扮的商人聊天,说了一句“买卖大大滴发财的呢。”
紧接着为了奉承对方,小商人也回应了一句“小小滴,太君发财大大滴!”这种中日语混杂的对白方式在严肃氛围中制造了巧妙的喜剧效果。
除了语言上的细节处理,还有一些情节的设计也特别有趣。
像芳林嫂试图阻挡逃跑的日军,把手榴弹向对方扔了过去,没想到手榴弹没有爆炸,敌人趁机逃走。
后来刘洪告诉芳林嫂,她扔的时候没有拉线,回过神来的芳林嫂恼恨不已,脸上又露出一丝委屈。
其实这是刘知侠当年在游击队生活时听闻的真实事件,正是诸如此类有趣的细节,让片中的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生动真实,也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02、大队长刘洪今已去世
《铁道游击队》最大的亮点,无疑是为观众创造了当年最受欢迎的银幕英雄刘洪。
飞驰的火车上,刘洪抓着火车外面的栏杆,在车厢之间灵巧地攀爬跳跃,矫健的身姿,毫无畏惧的精神,都让银幕外大大小小的观众崇拜不已。
最经典的一幕当属影片最后,刘洪骑着马横穿铁路救芳林嫂,在即将和火车迎面相撞的那一刻越过铁路,着实让观众的心坐了一把过山车。
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惊险场面没有特效渲染,扒火车、骑马越轨等场景都是实景拍摄,能想得出演员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
和很多革命英雄不同,刘洪的身上还有股草莽英雄的气质,不只是外在的身手不凡,更是不怕死的精神和义薄云天的气概。
下一篇:关于自由探戈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