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诞生于“淞沪会战”前夕
一段历史,刻骨难忘。一曲战歌,凝聚力量。
穿过时光隧道,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1937年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筹拍潘孑农编剧的《关山万里》,刘雪庵受邀为影片配乐并为《长城谣》谱曲。该剧描述了一位东北民间艺人因九一八事变,携妻带女流亡关内的故事。故事中老艺人在颠沛流离之中自编小曲,教育小女牢记国仇家恨。后来小女流亡途中走失,有幸被一音乐家收养。音乐家根据老艺人传授的小曲谱成了一曲《长城谣》。在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募捐演唱会上,老艺人偶然听到小女演唱此曲,百感交集。历尽艰辛,骨肉终于重逢,但故乡东北三省依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有家却不能回。
影片的拍摄并不顺利。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不久又把侵略的战火烧到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8月9日,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士兵斋藤要藏,驾驶军用汽车强行冲击虹桥中国军用机场,被机场卫兵当场击毙。事件发生后,中国方面当即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军却蛮横地要求中国军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并向上海增派军队。
对此,国民党政府于8月10日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8月13日,日军竟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悍然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抗战。
就这样,《关山万里》因淞沪之战突然爆发而停止拍摄。可谁也不曾想到,电影虽然没有拍摄成,主题曲《长城谣》却不胫而走,演化成当时鼓舞中国军民抗战斗志的催化剂,迅速传播开来。
整个淞沪抗战中,随着日军炮火的推进,上海人民开始了流亡的日子。《长城谣》的词曲作者潘孑农和刘雪庵也相继离开了上海,失去了联系。
同年9月,词作者潘孑农在赴武汉的轮渡上,遇见一支青年抗日宣传队,他们正在演唱“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潘孑农觉得歌词怎么那么熟悉,仔细一听,原来是自己写的电影插曲《长城谣》。其后得知,刘雪庵把已经谱好曲的《长城谣》刊登在自办的刊物《战歌周刊》第二期上,被一些爱国青年学生当作“杀敌神器”四处演唱,为抗战助威,为民族呐喊。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鼓舞士气,刘雪庵在上海创办了抗战音乐刊物。刊物先后辗转上海、武汉、重庆三地出刊,最早是周刊,后来因为经费紧张,改为半月刊。《战歌周刊》在上海仅出版了4期,上海沦陷后迁至武汉继续出版。不料,刊头样版在迁移途中丢失,到武汉后,请郭沫若重新题写了刊头,改名为《战歌》。在重庆时,《战歌》的发行量曾突破5000份。两年半后,因为缺乏经费,《战歌》无奈停刊。
《长城谣》在民间传唱后不久,19岁的学生周小燕在武汉合唱团演唱了这首歌曲。 1938年她去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停留期间,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为《长城谣》灌制了唱片,并发行到国外。《长城谣》在世界华人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抗敌爱国热潮,东南亚和欧美侨胞纷纷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有的还愤然回国参加抗战。
2
《长城谣》倾吐亿万同胞心声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长城谣》以万里长城起兴,抒发对故乡的思念;“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赞美我国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奸淫掳掠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控诉日寇的暴行和民众的苦难;“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奴逞豪强。”表达中国人民威武不屈,收复失地的信心;“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表现中华儿女同心协力筑起抗日新长城,打败侵略者的坚强意志。由此可见,《长城谣》倾吐了人们的心声,引起了国人强烈的共鸣,极大地鼓舞了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回顾历史,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