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其中,有这样的一刻,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44个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天籁般的嗓音演唱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纯净、空灵的童声唱响了冬奥,更唱响了世界。
这些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圣歌》的孩子们,来自河北的大山深处。#北京冬奥会
艺术无处不在,艺术改变生活。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的成员都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的乡村小学。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何以走出大山,站在了令世界瞩目的国际舞台?
邓小岚在教孩子们识谱
促成这个美好故事的发生的缘起,是一位年过古稀的特殊教师。她叫邓小岚,是北京公安局科技处的退休民警。
作者:徐鲁/文 葛欢欢/图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其实早在2021年9月,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绘本《马兰的歌声》便用清新、温暖的画面,向读者娓娓道来这个动人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岚在炮火中出生后不久,便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老乡家生活了3年。为了改变马兰村的贫穷面貌,从2004年起,退休后的邓小岚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
创作谈
乘着音乐的翅膀
徐 鲁
音乐教育家邓小岚老人和她创建的“马兰儿童音乐节”的故事,就像一支金色的乐曲,早已飞出了太行山褶皱里的小山村,飞出了中国,而在世界各地热爱和平、热爱音乐的心中飞翔。
这是一个美丽的音乐故事,也是一个温暖的感恩故事;是贯穿着一个小女孩从童年到老年的记忆和牵挂的成长故事、生命故事,也是铭刻着先辈们奋斗的岁月与荣耀的“红色故事”、美德故事。
马兰村,是隐藏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春天里,小村四周开满了白色的梨花和紫色的藤萝花。到了秋天,满山的野板栗树和柿子树的叶子,会被阳光晒成金黄色、深红色和琥珀色。每天傍晚,炊烟升起的时候,乡亲们会赶着他们的牛羊,从山冈上回到小小的村庄里。这个小村庄是邓小岚出生的地方。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是一位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队伍的新闻战士,当时是《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她的母亲丁一岚,是《晋察冀日报》的工作人员。1942年3月7日,这一对革命恋人和战友,在平山县南滚龙沟村的一间农家小屋里,举行了一个极其简朴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第二年,在阜平县一个名叫“马兰”的小山村里,他们的宝贝女儿呱呱坠地了。
邓小岚出生后不久,父母亲把她寄养在马兰村一户老乡家里,打起背包奔赴到前线去了。当时,抗日烽火正在熊熊燃烧。日寇对我太行山根据地进行了三个月疯狂的“大扫荡”,太行山军民在草木萧萧的山坳里,度过了抗战以来最艰苦的一个时期。
邓小岚是吃着太行山母亲的奶长大的。在马兰村老乡家的土炕上,在太行山老爷爷古铜色的脊背上,在小毛驴驮着的柳条筐里,在村里的大哥哥的肩膀上……她像太行山中那些漫山遍野的、在风雪中挺立的野柿子树,从一棵小小的幼苗,一天天长成了坚强、挺拔、枝叶纷披的青翠小树。
抗战胜利后,爸爸妈妈回到马兰村,把她接回了自己的家。乡亲们用小毛驴驮着她,一直送到了村外很远很远的地方。
上一篇:诗意起源 放歌千年的浪漫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