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图为:1952年12月结婚照
图为:2007年、2021年俩人分获湖北音乐金编钟奖终身成就奖
图为:1981年随武汉艺术团访日剧照
图为:1997年指挥育才二小学生演出
文\图本报记者崔月 尚炜
“我们从事了一辈子的音乐,本月初刚刚迎来60年钻石婚纪念日。”
一条短信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心。上周六记者如约来到汉口球场街这对音乐伉俪家中。她,轻点朱唇,黑白相间的丝巾和同色调的耳环搭配得知性又优雅;他,红色的毛衫,红润的肤色,很精神。哪里看得出,他们都已年过八旬!
是音乐让我们年轻!
这是一个有着浓郁艺术氛围的音乐之家。墙上挂着他们几十年来的演出剧照,书架上陈列着一个个奖杯——这些既是他们艺术生命的缩影,更是他们牵手60年的生动写照。
音乐为媒,一路追随
抗战结束后,1946年重庆国立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迁往南京。来自上海时年15岁的汪培华成为该校钢琴系新生,冯仲华则是作曲系三年级的高材生,他对这个“穿着朴素、练琴刻苦”的女生一见钟情。
1949年,冯仲华毕业后应聘到合肥一所学校任教,汪培华则追随著名钢琴演奏家李翠珍教授转学至上海音乐学院。处于热恋中的冯仲华没过多久就辞去合肥的工作去了上海,陪伴在恋人身边。1951年夏天,武汉中南文工团(武汉歌舞剧院前身)到上海招聘演员和教员,冯仲华觉得这是一个发挥专业特长的好机会,正巧汪培华临近毕业,她放弃了北京一家文艺单位的邀请,随冯仲华来到武汉。
1952年12月6日,武汉中南文工团团长骆文证婚,音乐部主任莎莱主婚,两人举行了简朴而又隆重的婚礼。
从此,这对音乐伉俪在武汉扎下根来,将所有的艺术激情和才华奉献给了这座城市。
你谱我奏,琴瑟和谐
作曲家和钢琴家结合本身就是一首诗。
汪培华是武汉歌舞剧院第一位钢琴演奏家,上世纪50年代是她舞台生命最活跃的时期。在1959年庆祝武汉解放10周年音乐会上,汪培华激情演奏丈夫花数年心血创作的第一部大型作品《钢琴协奏曲——湖北民歌主题》,大获赞誉,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这对情意深笃的音乐伉俪。
既是夫妻,又是同事伙伴,两人将事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冯仲华谱写的钢琴曲或是独唱、合唱的伴奏谱,经常会让妻子先试奏,如有不足当即修改,在钢琴技巧的运用上也听取妻子的意见,他谱写的合唱曲《三峡的山、水、人》、《中华之魂》、《终于盼来这一天》等,都是特邀妻子任钢琴伴奏,在一些全国性的重大演出上获奖。
文革期间,夫妻俩都成了改造对象。一次“中央文革”来团里突击检查样板戏的质量,工宣队要求汪培华半个月后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否则就下农村改造。冯仲华全程陪妻子在家中做合乐队的练习,按双钢琴的版本哼唱乐队部分,与妻子的弹奏相合,每天8小时。彩排时,冯仲华端着一杯蜂蜜水守在舞台一侧以便她能随时补充能量。
1979年之后,汪培华应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之邀,担任吴雁泽独唱音乐会全场的钢琴伴奏,4年时间一路唱遍全国几十座大中城市,丈夫冯仲华的作品也在其中,包括一度为压轴曲的《丰收不忘广积粮》等。
这种亲密合作更包括冯仲华为妻子量身创作的钢琴曲《敲碟子》、《钢琴协奏曲“迎春”》等等,夫唱妇随,他们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交付给了音乐事业,合奏出一曲曲美妙动人的交响。
晚睛岁月,光华依旧
夫妻俩的一对子女都继承了父母的艺术细胞,女儿曾是江汉大学艺术系主任及武汉音协副主席,儿子主攻小提琴,是武汉爱乐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他们的第三代也都非常优秀。
退休后,这对老夫妻致力于钢琴人才教育和群众音乐知识的普及。汪老从1972年开始带学生,几十年来培养出了一批批钢琴人才,很多学生考取了国内外的知名音乐院校。汪老还与日本大分艺术大学教授合作,为钢琴幼苗走出国门搭建起了一座桥梁。
冯老在武汉高校老年合唱团中服务了20年,义务写歌谱曲,担任指挥,还经常应邀到一些单位举办音乐讲座。他常说,能够欣赏音乐的魅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们乐意去唤醒更多的音乐耳朵,去感受音乐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