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厚重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从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红色故事、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最好的见证。
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3月22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正式开播,同步在总台央视新闻、央广网、云听等新媒体平台上线。100位讲述人,用“最美声音”刻录百年记忆。
独家视频:《黄河大合唱》延安手稿拍摄幕后全记录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张安东。
我要讲述的文物是冼星海为《黄河大合唱》谱曲的延安手稿,它现存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内。这部作品的词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是我的父亲。由父亲和音乐家冼星海联袂创作的这部音乐史诗,80多年来像民族精神的号角始终振奋人心,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经久不衰。
图为张光年、黄叶绿夫妇与三子女的合影。左一为次子张安东,后排是长子张安戈、女儿张安迪
音乐作品的原始手稿大多只有一部,而《黄河大合唱》却有两部。和后来五线谱版的“莫斯科版本”不同,1939年延安手稿是简谱,一共68页。虽然年代久远,字迹也有些褪色,但依然能看出冼星海谱写简谱秀丽隽永的字迹,行间工整抄录的光未然的歌词。手稿封面为黄色牛皮纸,冼星海在上面用红色铅笔写下大大的“黄河”二字。
图为冼星海在《黄河大合唱》延安手稿封面亲自写下“黄河”二字
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惨烈的日子。1938年底,光未然25岁,率领抗敌演剧三队在前往第二战区抗日前线途中渡过黄河,目睹了黄河壮丽的景色,以及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被苍劲有力的船夫号子深深震动。后在行军途中不幸坠马负伤,左臂粉碎性骨折,被紧急护送到延安医治。那时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在上海、武汉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冼星海,已经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光未然和冼星海这对好战友就重逢在延安了,两人相约再次合作。光未然抑制不住创作的冲动,忍着剧痛躺在病床上口述,由队友胡志涛笔录,完成了《黄河大合唱》8个乐章的歌词创作。
图为年轻时的光未然与冼星海
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说:“两位老战友相见,又彼此非常了解,非常高兴,也有说不完的话。我父亲看着他,就跟他说,‘怎么样?咱们再来一次合作,来一次厉害的。’”
1939年3月,在西北旅社一间宽敞的窑洞里,一场小小的朗诵会开始了。父亲光未然第一次将《黄河大合唱》400行歌词朗诵给演剧三队队员和作曲家听。冼星海就静静地坐在门边的椅子上。后来父亲每每说起当时那情景,都兴奋不已。
光未然(历史音响):
他那时候比别人还要静心地听,听得很兴奋一下子就站起来。当时大家都蹲在那里、坐在那里,他一把就抓过去说,“我有把握写好它!”
图为冼星海在窑洞里临窗的小炕桌上创作《黄河大合唱》
如今翻开这本68页的延安手稿,每一个乐章,冼星海都用蓝色蘸水笔写好标题、表演形式、说白、给演唱者的情绪提示,并用红色笔圈出调号。夫人钱韵玲在空白纸上画好笔直的小节线,冼星海再在里面填上分声部的简谱。有时突来灵感,他们还会在写好的谱子上方贴上一张小条,补上几小节,使乐曲更加饱满。在最后一个乐章“怒吼吧,黄河”时,不知是不是已经压抑不住内心对民族危亡的激愤,他在后面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六天后,这部史诗性的民族音乐巨作诞生了……
上一篇:红在灯光下,亮在舞台上
下一篇:冼星海:永远的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