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在延安
冼星海、光未然——从延安走来
1939年3月的一个晚上,在西北旅社一间宽敞的窑洞里,作曲家冼星海正静静地坐在门边的椅子上,聆听一场小型朗诵会。诗人光未然激情四溢地朗诵着自己的新作《黄河吟》,在场的观众里,除了冼星海,还有抗敌演剧三队的队员们。
在延安早春3月的寒风中,恢宏豪迈的词句激起一股股澎湃燃烧的红色血液,激荡着在场每一个人。当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结束时,整个窑洞先是一片安静,随后顷刻间,被热烈的掌声所淹没。掌声中,冼星海第一个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过去说道:“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怎样的诗句,能让冼星海如此激动不已呢?
抗敌演剧三队战友们 1939年在晋西吕梁山游击区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年10月,25岁的光未然,经周恩来批准,率领抗敌演剧三队乘火车由武汉出发北上山西。11月1日一早,晨曦未露,队员们就打起背包准备东渡黄河转入吕梁抗日根据地。
临近午时,就在队员爬上山坡,准备下山渡河时,忽然听到滚滚雷声震地而来。万里晴空,雷声何来?赶牲口的老乡抬手一指:这响声来自山那边的壶口。
队员们翻下山坡,壶口便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只见原本宽广的黄河河面突然被挤在只有几丈宽的峡口里。河面上翻滚蒸腾着大团大团的水雾,正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泻千里,吼声振动天地。
当队员们登上渡船,40来个打着赤膊,皮肤黝黑的青壮年一声吆喝便“扑通、扑通”跳进河中,动作矫健敏捷, 中国足球范志毅买球,有秩序、有纪律的将渡船推入河水深处。随着划浆的节奏,一呼一应的喊着低沉的号子。一曲曲船工号子激起了队员们的激情,更燃起了光未然最原始的创作冲动。
从宜川到黄河东岸,光未然与抗敌演剧三队的队员们翻山越岭,辗转奔走,慰问抗日军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9年1月,随军行进的光未然却因不慎坠马导致左臂粉碎性骨折,由于前线医疗条件有限,被紧急护送到延安边区医院。
就医期间,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冼星海,也正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听闻消息,这对老友在延安重逢了。
早在1936年6月的上海,时年23岁的光未然就与30岁的冼星海相识,二人筹备了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并一同创作了《高尔基纪念之歌》那是诗人与音乐家第一次灵感碰撞,默契的种子就此在二人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延安再度相逢,二人相谈甚欢,相约再次合作。躺在病床上的光未然难掩内心激动,忍着疼痛将横渡黄河以及在黄河边行军时的感受一股脑口述出来,由队友胡志涛笔录,仅仅5天就完成了长诗《黄河吟》的创作。
光未然1939年在延安,此时他的左臂仍未恢复
在与光未然沟通后,拿到手稿的冼星海随即投入到音乐作品的创作之中。这一年,鲁迅艺术学院成立还不到一年,在山坡上并排的小窑洞里,其中一间正是冼星海与夫人钱韵玲居住的鲁艺教师宿舍。
年轻的冼星海、钱韵玲夫妇
在临窗的小书桌上,借助着菜油灯的光亮冼星海振笔直书,仅用6天便谱写出大合唱《黄河吟》的全部简谱。创作时,他饿了就抓一把光未然给他捎来的白砂糖,渴了就喝一碗妻子给他煮的红糖水,在这样艰苦朴素的环境下,又经过一周谱写完八个乐章的全部伴奏音乐。
在延安窑洞中创作的冼星海
3月31日,当抗敌演剧三队拿到由冼星海夫妇亲手订装成册的曲谱时,所有人都被冼星海高超严谨的艺术造诣所折服。曲谱字迹清冼秀丽,通篇一字不改,一字不涂。这样一部不朽经典是一次诗词与旋律的完美碰撞,交织出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