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痕深深王家村宁海新闻网 2022年05月13日 09:15:49
王灵恩
这是一处外形无甚独特之处的祠堂建筑,加之坐落在一条逼仄狭长的墙弄头,与大多的村落宗祠建筑并无二致,属浙东农村极常见的那种。虽看上去有些年头,与上路一带高大巍峨的宗祠相比,显出几分寒碜。这种局促低调与不起眼,不经意间衬出一种拙朴气质,反倒平添出几分古雅来。
整个祠堂是一处坐北朝南的明代建筑,始建于弘治乙丑年冬,竣工于正德丁卯年秋,距今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祠堂正门上首,镌有黄框红底的“后宅宗祠”四个粗壮黑字,在两组高浮雕中间,又镶嵌着“宪台济美”四个字。一组憨态可掬的狮子戏球石雕,伫立在祠前石框大门两侧,门联撰有“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寓有追忆祖宗大德芳播恒远,谨守孝贤立身世泽绵长之意。因祠堂正大门封堵成壁,绘有关老爷之威武英姿的墙画彩绘分外夺目。祠堂左右两侧各开有一个边门,名曰敬思、仁本二门,均有喜鹊登枝的彩绘,并有石刻对联,撰有“百代孝慈山仰止,万季支派水长流”等字样,门楣上方的立体石雕倒较吸引眼球,也属一组高浮雕作品。
一走进这座重修于清同治年间的祠堂内,瞥见正面三间面,两翼东厢楼三间,西厢楼五间,前有科甲石牌坊一座。祠内古戏台及藻井均保存完好。中堂分内外两截并连,内厅高悬“三槐堂”匾额,右侧挂有“武经大夫”之匾,而左侧则悬挂“监察御史”之匾。中堂外厅正中高悬“瑞荫槐庭”之匾,左右两侧各挂“有勇知方”与“平阳把总”之匾,无不宣示着铁场王氏祖先辉煌的过往。
老村民王裕国是个热心人,他对王家村老底子的事,稔熟于心,对宗谱中的那些人与事,更是如数家珍。他把我们引到村中后宅宗祠后,一摊开手中那本发黄的《铁场王氏宗谱》,便指着“我铁场之有王氏,自路钳公始;王氏之有后宅,自义民府君始;后宅之有家庙,自佥宪伯父始。”等语,一五一十地介绍起王家村的前世今生。
南宋建炎三年(1129)之早春,有一个精壮年轻人,率同几个小伙伴,正从台州府临海大田心急火燎地赶赴在通往宁海的驿道上,他们边走边忙着拭汗,顾不上欣赏沿途春色。这个年轻领头的,叫王子华,时年31岁。他此番的目的地,便是宁邑之北西垫,因为他此前接到担任栅墟路钳官的任命。此后便在栅墟岭上安营扎寨,率义勇死守,抵御金兵。
嗣后,他爱上了这片傍山面海之地。不久,举家迁徙至此,开疆拓土,繁衍生息,遂成宁海铁场王氏的始祖。
栅墟岭自古便有“北环一岭境崎岖,二郡交连号栅墟”之称。它位于宁海之北境,与奉化下陈山石阶为邻,为宁奉两县之界址,向为扼明州至台州之南北要津,是商贾旅人必经之地。栅墟自有史载起,便上演了一幕幕的历史事件。据近代著名《申报》报道,清代在栅墟岭曾设有厘局,由驻局委员负责过往货物的课税,并发生过多次捣毁厘局的重大事件。抗战时期,国民党县政府派自卫队曾在此多次据岭设伏、凭险御敌。这从另一侧面说明,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择此作为他的籍居之地,王子华显然有其自己的考虑。
谱中有载,铁场王氏始迁祖王子华,字廷美,号西峰,行八,王端常之子,生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他为人慷慨好义,且才智卓绝。宋徽宗宣和五年癸卯,睦州盗贼横行,震动了整个浙东路。他受命组织义勇进行防卫灭盗,被补为承信郎;建炎己酉年,金军进攻明州,明州诸县纷纷陷入敌手,他率义勇御外敌于栅墟岭外,使金兵不得进入宁海,因此吾邑得以保全。绍兴庚申年,朝廷嘉奖其忠义,使三韩,充中节使,后转授宣义郎。他因爱上阆风土俗,徙居在宁海铁场。后因子贵,被赠为武经大夫。
这就不能不提及王子华之子王德才。据谱载,德才文才武略,绍熙辛亥年,盗贼蜂起,他受命率领义勇肃清海盗,先授承直郎,继任楚州录事参军,迁武功郎,统制江北淮扬浙西温处。绍熙十六年,晋武经大夫,推赠至父母妻子。未几,谢病致仕。其产业蔓展遍及绍之诸暨、奉化之松林、慈溪之赭山、临海之清化、黄岩之繁昌、永嘉之长屿,跨度达四州七县,遂成巨富,当地人称王半州。后因杨镇龙事涉,累及于他,卒于嘉定十七年(1225)。宝庆丁亥年,朝奏请谥:谓其有晋代解杨路中大夫之节。绍定元年,史官检阅陈辉为他立传,谥清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