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几乎是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旋律!
说到《保卫黄河》,如何能不提《黄河大合唱》?说到《黄河大合唱》,又如何能不提它的曲作者冼星海?
《关于冼星海的20件事》
01
1905年,冼星海的母亲黄苏英孤身一人在一艘破船上生下他,因家境贫寒身边一无所有,唯有朗星满天、海平无际,因此取名“星海”。
02
儿时,母亲常给冼星海唱一首叫《顶硬上》的粤语民歌,歌词里唱:“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肝去捱世,捱得好,发达早,老来叹番好。”这位伟大的母亲用朴实的民歌滋养儿子的音乐情趣,用歌词启蒙的方式教育他从小就要坚韧不屈,这大概也是冼星海在日后艰辛的求学过程中,总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的原因。他说:“母亲是我的第一个音乐老师。”冼星海的母亲黄苏英
03
祖父去世后,母亲带着年幼的冼星海辗转漂泊多年,吃了不少苦。在新加坡养正学校,冼星海的音乐才能初显,并遇到了对他颇为赏识的林耀翔校长,他十分赞赏冼星海在贫困环境中的坚韧毅力,以及不卑不亢的自信气质,说他“唯其刻苦耐劳之精神,勤奋向学之毅力,实有过人之处。且不以贫苦而自卑,此则非一般儿童所能及”。
04
1921年,林耀翔被聘为岭南大学附属华侨中学校长,他挑选了包括冼星海等20多名学生离开养正学校,到广州就读华侨中学。一年后,冼星海升入岭南大学附属中学继续学习。自此,冼星海沿着音乐的道路向前一路奔向“黄河之声”。
1924年冼星海吹奏单簧管
05
然而,冼星海的求学之路并不顺畅,从广州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他一路颠沛流离,屡遭坎坷。在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期间,冼星海开始思考“学音乐到底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篇题为《普遍的音乐》的文章发表在校报上,说:“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做普通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要吃普通人所不能吃的苦。”冼星海写的《普遍的音乐》
06
1929年,24岁的冼星海决意前往巴黎继续追求音乐梦想。初到异国,语言不通、身无分文、无亲无故的冼星海不得不勤工俭学,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这些活儿,他都做过。这一时期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贫困极了,常常妨碍学习”。生活虽然艰难,但冼星海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可以学习音乐的机会,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仍坚持学琴、读谱、练习作曲。初到巴黎的冼星海
07
冼星海在巴黎的住处十分简陋,那是个不足10平方米的顶层阁楼,只有斜置的屋顶上开着一个天窗。夏天闷热至极,有时只能将头伸出天窗外,才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当时同在巴黎求学的小提琴家马思聪这样描述这间狭小的“所谓房子”:只有一个成人的高度,一张床紧贴着一张台子,台子上是一面叫作“牛眼”的朝着天空的玻璃窗。星海练琴时就站到台子上,上半身伸出屋顶,伸向天空,练习他的音阶。冼星海和在巴黎的中国友人(左三为冼星海)
08
有一次,因为白天上课已经很累,回来又一直工作到很晚,冼星海在端菜上楼时,因为眩晕,连人带菜摔倒在地,被骂了一顿之后,第二天就被开除了。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写下了三重奏《风》,“我打着颤,听寒风打着墙壁,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世界杯串买有让球吗,一切人生的、祖国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自已,借风述怀,写成了这个作品。”
也许是“祸兮福之所倚”吧,这首绝境中写下的《风》,让他引起了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的赏识,随后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成为杜卡斯的学生。冼星海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时使用的学生证
09
冼星海在巴黎求学期间,正是祖国灾难重重、危机严重的时候,这常常使他深为忧虑,“我想到自己多难的祖国,和三年以来在巴黎受尽的种种辛酸、无助、孤单,悲忿抑郁的感情混合在一起,我两眼里不禁充满了泪水,回到店里偷偷地哭起来。在悲痛里我起了怎样去挽救祖国危亡的思念。”
10
1935年,学有所成的冼星海回到上海,时局动乱、战火纷飞的祖国局势,让一心救国的冼星海迅速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短时间内就谱写了大量抗日救亡歌曲,他的学生评价这些作品“热情坦荡、一泻而下,但又坚实敦厚,劲拔有力,那激愤的节奏、沉毅和灵动的旋律,仿佛每个小节都经过南国海水的冲荡和阳光的投射”。
买球比分串胜负,马在叫”的下一句是" src="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311206/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97/515/742.jpg" />
冼星海和钱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