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赵航
一直以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涌现出着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有的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有的是凝聚乡里共识的“主心骨”。然而,即使在众多的驻村队员中间,张用专也是非常特别的一位。2022年6月,一段“驻村工作教师即将调离、村民纷纷上前含泪拥抱送别”的视频在网上传开,视频的主角就是张用专。
“他十一个月,顶别人很多年!”
张用专是东方市天安乡陀牙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并不是村里的老师,但他驻村前当了22年的教师,驻村后也经常给陀牙小学的学生们辅导学习,一来二去大家就都叫他张老师。
视频中,全村老幼依依不舍地跟即将调离的张老师话别,不时有村民悄然落泪。 而不为人所知的是,此时张用专驻村工作才刚满十一个月。
十一个月的时间,对婴儿而言刚学会爬,对高考学子而言还不够用来备考,对拟任干部来说还没出考察期,但对张用专来说,已经足以换来坨牙全村275户村民的真心。
“他在村里十一个月,就跟别人在村里住了二十年一样!”坨牙村的村民吉亚文说道,“你们记者进村的时候,狗叫了吧?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家时狗也叫,但是张老师绕着村子走一遍,是一条狗都不叫的,连狗都已经知道这是‘自己人’了。”对这个“狗不理”的情况,张用专也不禁莞尔。“刚驻村的时候,白天要工作,我就用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地去拜访,去跟他们聊聊天,谈谈心,看看他们到底缺啥,需要啥。这时候狗其实是叫的,但就这么走着走着,大概到今年2月以后吧,狗就不怎么管我了,因为熟悉了……”
张用专走访村里老人。受访者供图
动物通人性,人的感触就更深了。十一个月,张用专全身心扑在村里。位于八所镇的家他没回过几次,而村民几乎每天都能在村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田里,有张老师帮忙插秧的身影;小学里, 买球平台首页,有张老师辅导孩子的声音;排水渠旁,张老师帮灌溉的老人排号;医院里,张老师帮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送诊。到了晚上,你还能看到他一家一户地“串门”。就这样,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张老师就和村里打成了一片。
“我活了40多年,就没见过这样的人, 有没有什么APP可以买球的,好像村里什么事情都能看到他。去年‘狮子山’台风期间,他带着伤脚组织村民防灾。他对村子里一切都了解,这是真的不容易!”村民吉亚文感慨地说。
“狮子山”台风期间,张用专在逐户排查安全问题。受访者供图
“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你付出真心,他们看在眼里。”
陀牙村是偏远地区的黎村。黎村,意味着民俗、生活习惯、甚至语言的差异。
85岁的独居老党员高亚尼是黎族人,不懂普通话。她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张用专不时为她买菜做饭,还帮她疏通被堵塞的厕所化粪池。她患上青光眼住院动手术,张用专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去看望并悉心照顾老人家。她的住所是稍显老旧的砖石结构,但座椅却是全新的,一问之下,果不其然,也是张老师送的……
高亚尼老人坐着张用专送的座椅。赵航摄
“张老师是大好人,有良心。”村民们帮阿婆翻译了这句话。
“语言不通,确实会带来一些麻烦和困扰,不过也并不是不能解决。几位阿婆之间经常走动,她们有人懂普通话,靠着翻译也能交流,后来相处得久了,也不太需要翻译了,大概比画一下,也就能知道老人需要什么了”张用专说道。
因为一直从事教师工作,张用专对村里孩子上学问题尤为关心。当得知村里王正言因父母外出打工、缺少关怀而辍学的情况后,张用专以老师的经验时常开导他,最终赢得孩子的信任,并帮助他成功复学。
村民王亚蝶孩子生病没钱治疗,张用专第一时间帮他代付了医疗费用,之后又资助他发展产业,从根源上解决家庭收入问题。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实和村民们交流,重要的是用心,用真心换真心。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你付出真心,他们看在眼里,心里就能感受到。”张用专总结了自己的“工作心得”。
“不会就学,外行也能变内行”
陀牙村地处偏远,生产用水紧缺。据当地村委书记介绍,坨牙村有耕地1500亩,其中水田约900亩,但因为缺水问题,在耕的土地往往只有50%左右。
下一篇:送别!他才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