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珠海文艺“出海记”:从立足本土到扬帆国际,民间艺术团体向世界展现缤纷人文魅力
前不久,一场特殊的线上音乐会“万水千山总是情”在中国珠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同时举办。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鹿特丹小交响乐团奏起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我的祖国》;在珠海大剧院音乐厅,金爵士大乐团打造的爵士版粤剧唱段《花好月圆》悠扬轻快,十六分音符女声合唱团献唱一曲热烈奔放的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这场线上音乐会是为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而打造,应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邀请,在珠海市委、市政府和省外办的支持下,由珠海市委宣传部、市外事局主办。珠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家“云端”相遇,奏响两座城市的友谊之曲。演出当晚,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南方+、触电新闻、观海融媒等多个媒体平台的全程直播,音乐会吸引了超过1200万人次观众的在线欣赏,并得到了600多家海外主流新闻媒体网站转载报道,覆盖海外受众超2.2亿人次。
作为内地唯一一个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珠海向来是沟通内外的桥头堡和多元文化交汇的重要窗口,历史底蕴深厚,又极富青春活力。这座海滨城市向“洋”而生,以开放包容、融贯东西的气质,孕育出缤纷多彩的艺术氛围。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共建的深入推进,珠海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端文艺人才持续集聚、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更在当地催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本土新晋文艺团体。
在本次音乐会上有着抢眼表现的金爵士大乐团和十六分音符女声合唱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珠海扎根、生长,又都不约而同地“扬帆出海”,在珠海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频频现身,凭借巧妙的节目创意和高超的艺术水准,赢得国际青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五周年之际,记者走访这两支文艺团体,探寻他们从珠海到“出海”的“国际范”艺术之路,由此折射珠海挖掘多元文明交融的人文底蕴和独特优势,培育文化沃土,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蝶变历程。
十六分音符女声合唱团为“万水千山总是情”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线上音乐会献唱。
●南方日报记者 孙羽嘉 徐子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西和鸣”开启交流新篇章
“中荷文化元素各有特色,在音乐中又浑然一体。这样充满文化融合巧思的音乐会,令人惊叹。”“万水千山总是情”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线上音乐会举行后,在珠海生活了14年的荷兰教授赫尔穆特这样评价道。
而对于许多荷兰本土观众而言,这场音乐会更是让许多人第一次感受到珠海这座中国滨海城市生气勃勃的艺术力量。爵士乐、钢琴独奏、管乐、合唱、“跨乐”演唱……除了来自阿姆斯特丹和珠海的一流表演团体轮番登场献艺之外,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欧凯明、琼霞,第一位登上伯克利舞台的华人男歌手刘雨潼,以及珠海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节总监、著名钢琴家陆瑶等众多国内知名艺术家,同样以独唱或合奏等形式献演,令中外观众倍觉惊艳。
现场大屏幕上,港珠澳大桥、珠海大剧院、珠海渔女、簕杜鹃等珠海城市元素逐一展示,随着音乐的律动,淋漓尽致地向世界展示了珠海作为中国经济特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历史悠久又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浓郁人文风情。
在许多外媒看来,这场音乐会开启了城市间文化交流的创新“玩法”。其中,由金爵士大乐团打造的爵士版粤剧《花好月圆》片段是最受瞩目的节目之一,由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与琼霞联袂演唱,伴奏乐队里既有传统广东音乐“头架”高胡,也有钢琴、贝斯、鼓等西洋乐器的加盟。在中西乐器的奇妙融合下,这首粤剧经典唱段被演绎出了另一番味道,令人咀嚼良久。
这场“跨乐”演出,也促成了金爵士大乐团与荷兰管乐团等知名艺术团体的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演奏与作曲能力兼备的复合型青少年音乐人才,助推珠海文化演艺及教育培训产业“出圈”。
而这样的景象,在2022年乐团刚创立时,几乎是无法想象的。金爵士大乐团团长、音乐总监兼鼓手聂鑫充满感慨地回忆,在那时,爵士乐还是比较小众的演出门类,即使不收门票,一场表演也没几个观众。
乐团成立前后,正值珠海大力发展城市文化基础设施之际,华发中演大剧院、珠海大剧院相继投入使用,演出市场日渐丰富,名团名作接踵而至,形成了稳定的本土文艺消费群体,爵士乐的知音也随之多了起来。
下一篇:“多彩国乐”系列课程之弹拨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