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喀秋莎:一首默默无闻的情诗,是如何成为战歌的?
2022-07-23 10:19来源: 萌可可说娱乐
原标题:喀秋莎:一首默默无闻的情诗,是如何成为战歌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每逢莫斯科的盛大阅兵仪式,必会响起《喀秋莎》的经典旋律。
苏联解体后,这首“神曲”继续在俄罗斯联邦代代传唱,甚至被誉为了“第二国歌”;在国际上,也总被视作一个苏联/俄罗斯的重要标识符号。
非常生动的一个例子就是,2022年12月,国际体育仲裁法院公布了对俄罗斯的制裁——规定直到2022年12月16日前,俄罗斯运动员都不能代表国家参加大型国际赛事,俄罗斯国旗、国徽、国歌等不得出现在比赛现场。
针对这个制裁,俄罗斯奥委会应运动员们的要求,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出申请:在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上,用《喀秋莎》替代国歌。
然而,此项申请马上遭到了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明确拒绝。理由是,这首歌带着鲜明的国家色彩,不符合相关制裁条例
可见,《喀秋莎》歌曲的国际影响力之大。
不过,要说这首歌的诞生,跟咱们中国,还很有关系。
1938年,中俄朝边界爆发了张鼓峰战役。
交战的双方为驻扎在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和苏军。
这次战役涉及到了非常复杂的历史纠葛和国际势力划分,最终导致中国吉林和黑龙江省再无出海口——春市离海最近的地方,只有十几公里,但之间却相隔着朝鲜领土。
具体的,都是辛酸泪,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否则再写2000字都捋不顺。咱们重点还是放在《喀秋莎》的诞生上。
张鼓峰战役期间,按照惯例,苏联政府派出了一批记者和文艺工作者奔赴远东,深入战地采访报道,以体验生活,鼓舞士气,并搜寻一手素材,用作爱国主义精神宣传教育。
这其中,就有一位叫做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的诗人。
伊萨科夫斯基曾长期担任《集体农庄庄员》杂志任编辑,在拥有诗人的敏锐视角和细腻情感的同时,语言还特别亲切平实、接地气,并且很擅长描写乡村生活。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据说这就是在战地采风的诗人从图们江美丽景色中得到的创作灵感。
当年,伊萨科夫斯基另辟蹊径,并未像其他人一样描述官兵们的英勇杀敌场面或者战友们之间的同志友谊,而是从侧面入手,描写了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农村姑娘,对离开家园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
这就是诗歌——《喀秋莎》。
喀秋莎,是东斯拉夫民族女性常见的名字“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小名。
一般来说,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昵称是“卡佳(Катя)”,如果是更亲密的人,则会称呼其小名,“喀秋莎”。
典型的,像托尔斯泰名著《复活》里的女主,出庭受审时,被称为叶卡捷琳娜·玛丝洛娃,但私下里,养母和情人,都爱叫她喀秋莎。
当然,对于下图这位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德国老家的名字是索菲娅·奥古斯特)来说,估计没什么人敢斗胆叫她“喀秋莎”了。
伊萨科夫斯基将这首诗歌上交组织后,并未引起很大关注,直到1939年4月,诗人在《真理报》文学部结识了作曲家马特维·勃兰切尔。
后者问伊萨科夫斯基手头上有没有什么适合配乐的文学作品。
于是,伊萨科夫斯基给了他《喀秋莎》。
勃兰切尔看了以后很是惊喜,这首诗并不像一般情歌那般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非常大气,适合公开演唱。
经过诗人和作曲家的反复结合,歌曲《喀秋莎》最终问世。
1939年11月,莫斯科的苏维埃宫,民谣歌手莉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了《喀秋莎》。
随后,这首歌被灌制了唱片,在苏联境内发售。
《喀秋莎》歌词简洁亲切,旋律朴实、流畅,很受苏联人的欢迎,成了当时的流行歌曲之一。
然而,这首歌走向世界,却是同战争相连……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闪击苏联。
这时苏联,被打了个猝不及防,非常被动,几乎命悬一线。
1941年7月的一个黄昏,莫斯科城里,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即将开赴第聂伯河前线。
这些士兵都是生平第一次穿上军装,匆忙之间,甚至连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的时间都没有。
出征之际,莫斯科市民们倾城而出为他们送行。
人群里,突然传来了合唱的歌声。
原来,是莫斯科的一所工业学校的女生们列队站在路边,对着那些刚刚穿上军装的男生们,唱起了《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正在行进中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们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们刷刷地向女生队伍行了个庄严的军礼。
送行的市民们,也都高声唱起了《喀秋莎》。
就这样,在歌声的陪伴中,年轻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们含着激动的泪水,悲壮地走向了保家卫国的前线……
两周后,在极为惨烈的乌克兰第聂伯河战役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
上一篇:女孩子们也太会唱了,听完共情了
下一篇:琼瑶:《在水一方》依然芳华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