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题周活动组委会有幸邀请到厦门大学李未明教授来学院为学生进行一场名为“和声的魅力与即兴的乐趣”的学术讲座。笔者参与了讲座的整个过程,感动之余感慨颇多,遂作文纪念。
意义之中
正如讲座题目所示,李教授从“和声”这个技术要素开始了这场学术之旅,系统探讨了和声本质性的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学习、领悟和声思维,体悟其独特的魅力。
(一)有关“和声”
讲座一开始,李教授就提出∶“‘键盘和声’是最具有实践价值的课程之一;键盘和声课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提供听觉实践的机会。在这门课上,理论概念可以直接通过声音来演示、评价、判断、对比。它使我们能够从声音到声音,去比较音乐;也就是说键盘和声是把和声的色彩、力度、情感、风格和形象,通过声音反映出来。应当说,这门课是聆听、探索和应用的课。”为了更全面地诠释“键盘和声”这门课程,李教授主要以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其一,发展内心听觉。“心要在音之前运动”,在钢琴弹奏之前,演奏者应当先在内心建立起所要弹奏的和声效果和色彩,并将其与演奏的实际和声音响进行比对,找到差距,从而提高自己的内心听觉。李教授引用著名诗人歌德的名言“如果你感知不到它的存在,你就不会去追求它”,来证明内心听觉在和声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音乐是心灵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当用心去感受音乐,我们的内心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李教授通过爱尔兰民歌Danny Boy,引导学生跟着钢琴去感受和声色彩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内心听觉的触动作用。
其二,培养敏锐的听觉能力。通过合理的听觉训练,使学生具备一种较强的心理记忆能力,能够对声音、和声、和弦的结构产生敏锐的情感反应;学生一旦感知到具体的和声音响,也就能够进一步在钢琴上自然地表达出来。和声听觉训练方法颇多,如音程、和弦听辨练习;也可以根据指定的音来构唱音程或者和弦,等等。李教授认为,从接触音乐开始,学生就应当学会如何聆听音响、感受和声,从而提高"听"的能力;恰如孩子学讲话,在不了解语法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讲话了。李教授以“小汤普森”钢琴教材为例。该教材第一册第一个音是中央C,怎样能弹好这第一个音?除了手形和指法正确之外,还有一个部分是要让和声去影响孩子,这一部分需要老师与学生同时参与演奏。如小汤普森第一册《请弹吧》,第一个音一出来,孩子就已经听到了大三、减七、属七、增三和弦(由钢琴老师演奏这些和弦);这么多不同结构的和弦、这么丰富的和声音响自然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之后,李教授以《红莓花儿开》为例,进一步强调在训练听觉的时候,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和弦的效果、和声的色彩。
其三,提高对和声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如何选择最能表现音乐内容的和声语汇。针对这个问题,李教授选择中国民歌《小河淌水》,并为之配置了多个不同的和声版本,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这些不同和声版本的差异。为了更有效地说明和声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李教授还选择了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引子部分,《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月亮代表我的心》,肖邦《降E大调夜曲》《e小调前奏曲》和《叶塞尼亚》等乐曲,进一步论证了提高和声审美能力需要多看、多听、多分析世界名曲,从名曲中汲取营养,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其四,培养多声部思维能力。李教授认为和声的横向联系常常比纵向的和弦结构更为重要。以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嘎哦丽泰》为例,李教授在钢琴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高潮推动方式∶节奏推动和多声部线条共同推动;与学生一起讨论哪一种方式推动高潮的效果更显著?多声部线条横向运动显然更容易产生产生较强烈的和声张力。之后,李教授还引用了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法国电视剧《玛丽安娜》插曲、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主题部分,集中讨论了多声部思维在乐曲中的表现形态及表现力。
其五,培养创新意识和丰富的和声想象力。学习键盘和声首先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的训练要求;其次不能将和声规范看成僵化的规则,需要不断地探索、创造,才能进一步拓展和声的表现力。创新和声思维必须具有丰富的和声想象力,和声想象力是建立和声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李教授引用了爱因斯坦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来说明提高和声想象力的重要性。之后,李教授列举了《柔情》《游击队之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美丽的梦神》等乐曲,来集中证明和声想象力在实际音乐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