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岁月的洗礼,年轻的共和国进入了朝气蓬勃时期。经过抗美援朝的胜利,更使全国军民激动不已......在这种背景下,中南海的决策层将酝酿已久的一个伟大的计划付诸实施。
从中南海吹出的春风,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太好了!我们也可以授衔了。”
这可忙坏了身兼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长两职的罗荣桓和几位副主任和副部长。
当时宋任穷副部长说:“那个时候啊,每天就是反复斟酌,平衡各位将军的心态工作。”
军队要授军衔,最高统帅怎么办?
人心所向,毛泽东应该是最高统帅吧。那个年代向苏联学习,斯大林可是苏联的大元帅啊!
在人们的议论中,在第一次讨论中,大家一致推荐毛泽东应该授大元帅,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评为元帅。毛泽东连忙摇摇手说:“我不当什么大元帅,你们搞评衔,是件很复杂,规模很大的工作,也是件两头不讨好的事情,我这个大元帅就不当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衣服到人民群众中去讲话很不方便呀,我们不是国民党时期的军官。依我看哪,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为好。”
毛泽东的这种无私态度给后来很多不满军衔的将军们上了一课,而为他准备的大元帅服,也就只能永远放在博物馆了。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自动放弃元帅军衔,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罗荣桓知道他要被评为元帅时。当晚就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他说:“我参加革命时间比较短,对革命的贡献也不大,给我授元帅军衔实在是受之有愧啊,我恳请不要元帅军衔……”
许光达知道自己要被授大将军衔时,回家以后,他独自一人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亲人们都觉得莫名其妙,好好的一个人发生什么事了呢?
原来他给毛泽东写了报告,希望把他授大将军衔降级......”
徐向前给毛泽东写信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既然革命已经成功,其实当不当元帅也没关系的。”
总干部副部长徐立清,按条件授上将军衔,当他得知上将名额需要减少时,立即申请降为中将。
孙毅将军给毛主席信中的话:“我投身革命,决不是为了升高官涨权力。”
有一位元帅直言,如果他们还活着,元帅军衔的排序就会发生变化
南昌起义总指挥——叶挺
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
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
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
红二十军军长——伍中豪
红二军团政委——周逸群
……以上都是有资格配元帅军衔的优秀共产党人
正是在他们的表率作用下,使那些觉得自己劳苦功高的人不好再讲话了。
自然也还有个别同志自恃劳苦功高,觉得应该得到更高的荣誉。因此有的人闹起了情绪,流下了委屈的眼泪。
毛泽东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有那么几位老将,他们参加革命时间长,功劳也很高,他们认为评衔是论功行赏的事情。当他们知道只能评为中将或者少将的时候,心中有点岔岔不平,为什么我的同级或者我曾经的部下的军衔比我还高。
罗荣桓亲自找他们谈话,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他们的思想觉悟了……其实,那些不满自己军衔的将军,他们并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而是和《亮剑》里的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一样,看到自己曾经的同级乃至曾经的部下军衔比自己还高,于是产生了一种比较心理,觉得丢了面子,所以才会“闹军衔”吧!
一场将帅荣耀的考验在共产党人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洁白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