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方新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的2020“针心针意”暖冬公益行动自启动以来,受到各行各业爱心人士的关注,大家纷纷加入“织男”“织女”的大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有需要的孩子们送出一份暖暖的爱。12月15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革命老区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学校和武川县第五小学,探访了这里善良可爱的孩子们。下周,记者将会和志愿者们一起,将织好的帽子、手套、围巾打包装袋,和社会各界捐赠的爱心物资一起送到这两所学校的孩子手中,让他们的冬天不再寒冷。
当天上午,记者一行驱车70多公里,来到位于革命老区武川县可镇西部山区的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学校。这所学校始建于1947年,是武川县现唯一一所农村学校,集幼儿、小学、中学为一体,承载着周边数十个村落农村子女的教育重任。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学校的校长张力高兴地说:“太好了!非常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学校目前只有25名学生,包括幼儿生6名,小学生11名,中学生8名。其中12名学生离家较远,都是住校生。这些孩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父母残疾,还有的是孤儿。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虽然家庭条件不太好,但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用功。有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享受过母爱,相信他们收到这些一针一线手工针织的礼物一定很开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很多年轻人都到县城或者呼和浩特市打工安家,有条件的都把子女接到城里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使得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2018年时还有50多名学生,到2020年已经锐减了一半。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记者在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学校二楼拐角处,远远听到一间教室里和着电子琴的节奏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走近一看,是支教老师韩亚儒正在教孩子们唱歌。让人很难相信,就在数月前,这些孩子还是音乐“小白”,如今,不仅能认识五线谱,还能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韩亚儒的音乐启蒙。
韩亚儒是呼和浩特市胜利街小学的音乐老师。今年9月,她自愿来到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学校支教,担任学校唯一的音乐老师。在她身后的黑板上,写着《梦中的额吉》以及《鸿雁》的歌词。“孩子们乐感很强,教两遍就能记住。”韩亚儒说,初次踏进学校的时候也很不适应,全校学生仅有25人,而她此前所在的胜利街小学一个班级人数就超过了50人。她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情景,她把尘封在学校仓库里的电子琴搬了出来,孩子们好奇地盯着乐器,眼睛里闪着亮光。她从基础乐理入门,教孩子们认识五线谱、试唱、弹琴,一个月后就学得有模有样了。
13岁的常慧云是五年级的学生,每逢上音乐课时她总是表现得最为积极。“以前我们从未上过音乐课,是韩老师来了以后才开设了这门课程。几个月下来受益匪浅,学习到很多乐理知识,也让我们从音乐中认识了另外一个世界。”常慧云激动地说。
12岁的陈宏家住十几公里之外的哈拉合少村,父亲在武川县城打工,母亲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陪读。两年前,因不适应县城学校的生活,他从武川县第三小学转学回到了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学校三年级就读。当时,因为学生转学加上生源减少等各种原因,学校三年级只有陈宏一人,就这样,他成了这个年级的独苗。
一人撑起一个年级,是不是有种独孤求败的感觉?陈宏腼腆一笑,告诉记者,起初也是一人一个班,一度萌生过退意,但又觉得无退路可去,既来之则安之,就留了下来。后来,老师怕他一个人太孤单,就将他安排在五年级的教室,采取复式教学。记者采访时,陈宏正在和五年级的学生上数学课。事实上,五年级的学生也并不多,只有3人,陈宏的编入,让这个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突然多了一个弟弟,大家平时都非常照顾他,有时候还会主动帮他补习。
刘永丽老师也是支教来到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学校的。在她的印象中,陈宏话不多,但很聪明好学,数学期末模拟考试考了85分。陈宏笑了笑,他觉得自己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a、o、e……”在幼儿班,65岁的王交其正在一板一眼地教孩子们认识韵母。王交其是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学校年龄最大的老师,45年的教学生涯都是在这所学校度过的。“我20岁就在这里当老师,当时学校还是土坯房、小格子窗,就连教室的地都没有铺砖,条件艰苦。生源最多的时候,有近600人,那也是西乌兰不浪中心学校的高光时刻。”王交其回忆,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一些年轻人在城里买房安家,学生也随之进城读书,加上很多教学能力强的好老师也都去了县城任教,导致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差,逐年递减。
“你为什么选择留下来?”面对记者的疑惑,这个老教师摸了摸坐在旁边7岁小男娃的头,“很多人也劝过我离开去县城发展,但我舍不下这些娃娃。如果大家都走了,孩子们谁来管?上学咋办?”王交其说,学校里很多孩子都是父母残疾或者留守儿童。7岁的小涵,父母离异各自成家,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日子过得艰难;6岁的小慧,父亲生病失去劳动能力,家中仅靠养着几只羊维持生计……
记者随后又探访了武川县第五小学,这所小学始建于2007年,坐落在武川县移民区兴盛社区。移民区的居民来自武川县辖区下的自然村,因为当地生活条件较差,不适宜居住而迁移到这里。
“我们学校属于新建校园,硬件设施较好,学生最多时600多名,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只有88名学生,其中25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还有几名是甘肃、山西等外地来武川县务工人员的子女。”武川县第五小学党支部书记周俊告诉记者,学生中超过80%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家庭底子薄,爷爷奶奶基本都是文盲,没办法辅导孩子作业,开家长会也没办法沟通,孩子们成绩都不太理想。县里其他家长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并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这所学校读书,以至于生源越来越少。
在学校校长贺振文看来,相比学生,学校面临的困境更为头疼。“学校目前是靠空气能热泵采暖,整个采暖期光电费就要十几万元,而财政拨款是按人均拨付,使得学校早已入不敷出了。”贺振文说。
在武川县第五小学,上下三层容纳200人的宿舍楼显得空荡荡的,仅住了40名学生。中午放学铃声响了,六年级13岁的学生冀敏佳走出教室,向宿舍楼走去。女生宿舍在三楼,她的床铺在二层,她爬上去整理了一下床铺,拿上水杯,准备直接去食堂吃饭。
冀敏佳家住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后营子村,和包头市固阳县交界,距离学校近100公里的路程。父母都在村里,靠种地养殖为生,没什么多余的时间照顾她,小小的冀敏佳自小就显得特别独立。“路远,父母也忙,没时间来学校看我。我想家的时候,就用宿管阿姨的电话给家里打个电话。”冀敏佳说,她每年只有到了放寒暑假的时候回一趟家,坐大巴车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对于未来,冀敏佳说,只想好好读书,将来考一所好大学。当得知记者下周还将带着手工编织的礼物来看她,这个淳朴的女孩兴奋地说:“真的吗?我好想要一顶针织帽子,等寒假回家的时候路上就不会冻耳朵啦。”
校长贺振文告诉记者,冀敏佳并非个例,学校里像她一样路途较远的学生很多,还有一名住校生家住武川县黑牛沟,靠近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小井村。他们大都是独自来校或者回家,很少看到父母接送,独立的让人心疼。(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张巧珍牛天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
上一篇:《广东音乐大全》第一辑出版
下一篇:· 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