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0岁的文艺老战士铁源,一大早就带领他的兵“出操”了。他说自己永远是一个“班长”,领导的“兵”是7个既亲密又神秘的音符。满头飞雪的老兵挺着笔直的腰板、迈着坚实的步伐行进,那些可爱的“音符小战士”也欢跳着在他心中奔涌而来……
早餐后,铁源坐到键盘前。他要在音乐操场上给音符排兵布阵。他的音乐创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有时也在智能手机上处理素材。到目前为止,他共创作歌曲、舞曲、戏剧影视音乐等1000多部(首),有30多件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由他作曲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歌曲成为经典,久唱不衰。
从2022年起,铁源又做出一个令人敬佩的举动:陆续将自己保存的创作手稿、音乐总谱和书籍、书信、照片等4690件珍贵档案资料无偿捐献给沈阳市档案馆。他说:“新中国成立前,我是个苦孩子,只读完小学。是党和军队把我培养成一名音乐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组织给我记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我的一切荣誉都是党给的,我要把一切创作成果用来服务官兵、奉献社会。”
图1:90岁的铁源畅谈曲谱创作。刘庆祝 摄
图2、图3:教唱军歌、倾听建议,铁源与战士心连心。铁源提供
“阵地转移”
铁源原名石铁源。1932年春节刚过,他哇哇哭叫着降生在大连这块被日本鬼子侵占的苦难土地上。他刚满半岁时,父亲石玉暑因贫病交加去世,母亲周武贤带着他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艰难生活。母亲目不识丁,但懂得文化的重要。在石铁源长到上学年龄时,母亲克服困难送他读书,使他在学校识字的同时爱上音乐、学会识谱。星期天、寒暑假,哪里有办红白喜事的,他都跑去看,因为在那里经常能听到或喜庆或悲伤的唢呐声。
1947年冬,15岁的石铁源参加革命,先是被分配在旅大地区公安部队政工队工作,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公安总队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宣传员也是战斗员,要求一专多能。为此,石铁源吹过大号、中音号,拉过小提琴,当过乐队指挥,以乐器为武器在宣传文化阵地上冲锋。音符变换着各种姿势、排列成各种阵势,呐喊着与他共同战斗。
1955年,石铁源被选调到原沈阳军区政治部歌舞团乐队担任小提琴手。走上专业文艺岗位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业务既需要“专”,更需要“精”。他深钻细研乐理知识,把休息日当成工作日。团里每天有两小时自由训练时间,他就利用这一空当骑自行车到沈阳音乐学院听课,每日在学校教室和团排练室之间奔波。有一天他着急赶路,一边飞快骑车一边在脑子里构思旋律乐谱,结果连人带车摔倒在路上,自行车前轮扭成了麻花状,他只得扛着车往团里赶。人骑车变成“车骑人”,引来很多好奇“观众”……
音乐学院的老师根据石铁源的自身条件和音乐潜质,建议他由主攻小提琴专业改学作曲专业。这是一个大跨度的“阵地转移”,既需要信心,又需要勇气。战士就要敢挑战,越是困难越向前,他更加广泛地涉猎音乐理论。当时在音乐学院学习一门课程每月要交10元学费,他连报了“钢琴”“和声”“复调”“作品分析”等4门课程,学费成了他不小的经济负担。老师看他学习用功,将学费全免。
团里开始安排石铁源为舞蹈谱写音乐。他先后创作了《鸭绿江之歌》《当我成为战士的时候》等舞蹈音乐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他也由团乐队演奏员变成创作组创作员。
意外“中奖”
从看着谱架用乐器放飞音符,到在谱纸上“调兵遣将”、让音符焕发新的生命光彩,石铁源的创作达到痴迷程度。为谱写一部舞剧的主题音乐,连续“开夜车”的他在一天早晨吃饭时还在心里跋涉音阶,光伸筷子不夹菜。孩子催促他:“爸爸,快吃饭呀!”恍惚中,他猛一咀嚼,忘了一双空筷含在嘴里,“咔嚓”一声,下正门牙、下侧门牙两颗牙齿被硌断,满嘴是血……这一撞击反倒刺激了他的创作灵感,在跑医院治牙期间,他啃下了这段音乐创作的硬骨头。
1964年,为配合部队开展的争创先进连队活动,原总政治部文化部发出通知,在全军为《四好歌》征集创作曲谱。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时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华,肩扛中尉军衔的石铁源向团领导请战,要求参加曲谱创作。在这之前,他在团里的创作仅限于舞蹈音乐,歌曲创作对他而言还是一个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