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原来只叫“琴”,因为琴在中国文化中无出其右的重要性,在汉语里,“琴”字逐渐成为所有乐器的统称。为了有所区别,人们才在“琴”字前加了一个“古”字,是名古琴。古琴是中国文人的乐器,因此,它也像中国文人一样,还有一些雅号,比如瑶琴、玉琴等,也有一种更直接的称呼:七弦琴。
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人们发明和使用着许许多多的乐器,所有的乐器都各具特色,其中有许多乐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文化积累。但是,像古琴这样负载着如此众多文化内涵的乐器却绝无仅有。因为古琴不但有着 3 000 多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 3 000 多首古老的乐曲,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从公元 7 世纪一直使用到现在的乐谱系统,涌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琴家,最重要的是古琴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传统文人与传统文化联系在了一起,因为孔子以琴歌“教化人生”,所以古琴被称为“圣人之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2003 年,中国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骄傲与共同保护、传承的文化遗产。
图 1.3 唐琴“枯木龙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品)
古琴虽是一件乐器,但其基本结构却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些认识,反映了中国人基本的自然观和天地观。古琴由两块木板合在一起,上面是面板,有弧度,下面是底板,是平的,象征“天圆地方”。一张典型的古琴的长度是旧尺三尺六寸五分(约为 1.22 米),暗合一年的 365 天。琴表面有 13 个徽,是取音的标志,暗合 12 个月加一个闰月。琴弦据说原来只有 5 根,即宫、商、角、徵、羽,代表五行中的君、臣、民、事、物。后来,周文王、周武王各加了一根弦,遂成七弦。琴有琴额、琴项、琴肩、琴身、琴尾,象征人身,于是天、地、人三才具足。琴额附近架弦的叫“岳山”,琴首有“凤舌”,琴尾有“龙龈”,琴底支撑的两只脚叫“雁足”,两个发音孔一个叫“龙池”,一个叫“凤沼”,都是祖先所看到或想象的大自然中最美好的事物。
中国传统文人历来强调古琴有两个功能,其一是“琴者,禁也”(古琴,是约束),弹琴是为了约束自己,是修身养性的礼器。其二,才是李贽所说的“琴者,心也”(古琴,是心声)。古人弹琴不是为了娱人,首先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和自然、天地交流;其次,是为友,为三五知己,为极少数可称为“知音”的朋友互相欣赏。
图1.4:古琴结构图
白居易《好听琴》诗曰:
本性好丝桐,
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 哪个app买球靠谱,
万事离心中。
白居易的这首闻道诗,是一个古代文人闻乐知空、听琴悟道的实例,古之大德谓“通音声为小悟”(懂音乐的人,已经开始悟道了),也许大部分人没有白居易这么高的悟性,但许多人都有过在舒缓、平静的古琴声中感到心灵安适的经历。古琴作为个人修养的工具,是儒家一直提倡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功能,古琴才和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精神连接在一起。
“琴棋书画”四艺,在中国古代的文人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琴居“四艺”之首。似乎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古代,不善琴棋书画,就不能被称作文人,起码不能被称作优秀的文人。从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左琴右书”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修养,因此,“竹林七贤”一直是中国文人敬仰和羡慕的对象。嵇康弹奏《广陵散》更是至今为中国知识分子所津津乐道的典故。这位玉树临风、傲岸不群、正直、洒脱,极富理想主义、反叛精神和个性色彩的大艺术家代表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理想精神,不但在思想上是那个时代最深刻、最具批判精神的精英人物,在行动上,也堪称当时士人中最富献身精神、最有气节和政治操守的一个。他因为口“非汤武而薄周孔”(妄议商汤、周武王,贬低周公和孔子)、身“越名教而任自然”(不遵守礼教规范而顺从自然)而被当权者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