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骑不令歌吹歇,万枝灯烛度花楼。”泉州太守蔡襄的诗展现泉州“歌吹漫步”踩街闹元宵场景。900年后,同样精彩的一幕在晋江五店市状元街戏台广场上演,这就是2016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泉州分会场。
彼时,一盏盏宫灯在状元牌坊的回廊上璀璨闪耀,央视主持人在音乐声中走过糖画摊,走过面人摊,走过元宵圆摊,来到五店市戏台广场。在他的四周,火鼎公婆热闹登场,阿公阿婆们逗乐着演绎《天黑黑》,吹唢呐的、舞狮舞龙一一亮相,身着汉服的游人、台湾高山族的兄弟姐妹悠然赏灯……那种“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的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藏身在五店市众多雕梁画栋的古厝及中西合璧的“番仔楼”中的戏场,原是旅菲华侨庄炳生捐资建设的灯光球场,2016年改造为戏台广场。
入门的是气势磅礴的状元牌坊,牌坊四柱三间,在“恩荣”“状元”几个大字下面,金字镌刻晋江历史上从五代时期的陈逖到清光绪吴鲁等十一位状元,两旁石碑上一副长联:“十一状头直以高风辉岁月,千余进士尽收文藻佐江山。”牌坊两侧是卷棚庑廊,设美人靠。位于露天广场的最中间是一座飞檐翘角、古意盎然的戏台。戏台坐南朝北,主体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墙面及构件上运用了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刻精美的纹饰。正中的牌匾上写着“横撇竖捺”,横撇竖捺,能组合出成千上万的文字,书写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戏中的生旦净末丑,能演绎世间百态。前台柱联为“顷刻奔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后台牌匾为“钧天雅奏”,柱联为“面目总非真由他做作;事情多不假要你思量”,也是暗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其典故出自晚清名伶德珺如,德珺如本是权臣穆璋阿之孙,他放弃世袭爵位,下海当了艺人。后台柱联两边门楣上方写的“出将”“入相”,当锣鼓声响起的时候,演员从“出将”那扇门出来,表演完毕,从“入相”那扇门回去。
出了戏场向右不远处是来仪堂,名取“有凤来仪”之意。来仪堂面积不大,观众席座三十位左右。常驻有南音、高甲戏、木偶戏等非遗表演,更有讲古、萨克斯演奏、茶艺香道演出,中西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随着铿锵的鼓点响起,红妆掩面的演员漂亮开腔,嗓音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如金戈铁马,时而似高山流水……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占据心头,仿佛一切的尘嚣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自古咏梅诗词多,独有南音梅花操”,这是脍炙人口的南音名曲《梅花操》,堪称南音“四大名谱”之精英。南音为我国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是宋元音乐的遗响,流行于台湾和闽南地区,并扩散流传到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
高甲戏脸谱,有点像京剧脸谱,丑角的扮相,让人忍俊不禁。高甲戏起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的化装表演,主要演宋江故事。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创始人为“闽南第一丑”柯贤溪。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做功细腻、诙谐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有男女丑之分,女丑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代表剧目有《唐二别妻》《妗婆打》《管甫送》《骑驴探亲》等。
戏台上的老虎在音乐声中悠然巡山,突然,出现了一只山羊,观众把心收紧了……原来布袋戏演员把身体隐藏在幕后,手伸进布袋形的衣服里,靠着灵活的手指,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掌中木偶戏又称南派布袋戏,源头可追溯到晋代,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传统剧目有《大名府》《雷万春打老虎》等。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建团50多年来,多次进京演出,剧目《白龙公主》《五里长虹》获得文化部嘉奖和第九届文华奖。
“一曲箫音游子梦,天涯何处不还乡?”南音、高甲戏和布袋戏是闽南语系社会发展的见证和缩影,凝聚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响起这熟悉的乡音,都会唤起海外华人骨血中的归属感;多年来,戏台广场与来仪堂,以传承闽南文化为己任,为市民打造出一个多姿多彩,日新月异的闽南活态文化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