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春风化雨润桃李”爱心支教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2-08-08 21:50来源: 凌个凌
原标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春风化雨润桃李”爱心支教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山东师范大学团委“青苗计划”号召,6月24日至7月7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青少年爱心支教团的10名成员深入乡村基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支教团以“1234”方针为指引,即把握“乡村青少年教育爱心帮扶”一条主脉,开拓山东省和福建省两条路线,守住“沉浸式”教育阵地、“全方位”服务阵地和“多元化”宣传阵地三大阵地,打造“国学”课堂、“乡土”课堂、“书香”课堂、“青年”课堂四大板块,让教育火种埋入乡村青少年的心田,最终打造“心灵”课堂。
知礼明行,把经典讲透——打造“国学”课堂
国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团队成员将国学教育带入课堂,从“圣贤之道”“经典之颂”“非遗之习”“礼仪之教”四个方面入手,让孩子们感受国学之美,传承传统文化。
在济南市历城区神武小学,支教团迎来了与同学们的第一次见面。团队成员结合《史记·孔子世家》中的文献记载,为同学们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孔子课堂”。在学习“孔子学琴”典故的过程中,同学们探究了孔子的治学智慧;在学习儒家思想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理解了“仁”的本质。紧接着是“经典之颂”模块,团队成员通过对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关雎》的讲解,让同学们在唱诵中领会古诗文的韵律美,朗朗读书声中传递的是对经典的珍重与爱护。
在“非遗之习”模块中,团队成员选取民间手工艺剪纸进行详细介绍,从折法、画法到剪发,手把手教同学们剪窗花,一朵朵精巧的窗花在孩子们手中盛放开来。最后,团队成员围绕“传礼”“承礼”“践礼”开展“礼仪之教”模块,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鼓励同学们尊老爱幼,将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国学”课堂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出发,探索思政教育与传统艺能融合的新模式,旨在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青少年,以传统国学点亮文化自信。
图一:团队成员带领传习非遗文化一方水土,令文化复活——打造“乡土”课堂
乡土认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旺盛的生命力、感召力是维系人们世代延续和谐共生的重要心灵托付。支教团带领同学们学习家乡的语言、历史、地理等文化,增进他们对乡土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
团队成员奔赴山东省和福建省两个基地,分别在济南市历城区神武小学和厦门市翔安区逸夫小学开展“对话南北”课堂,从气候、饮食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南北方各自的文化特色。在“纸飞机信箱”环节中,逸夫小学的孩子和神武小学的孩子互相写信,在信中写下自己成长的烦恼或者对彼此文化想要深入了解之处,遥隔两地的祝福在半个中国的距离和孩子们稚嫩的笔触中绵绵传递。部分同学还用方言朗诵家乡的民谣,闽南语和济南话两种方言相碰撞,体现出汉民族共同语的丰富多彩。
在济南市阵地,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特色,从方言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泉水文化四个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济南本土教育。从亲切朴实的济南方言,到济南惨案的历史启示,从奔腾不息、连绵古今的壮阔黄河,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同学们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这片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将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济南文化深深埋入心底。
图二:团队成员开展方言授课赓续文脉,让阅读整合——打造“书香”课堂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贯彻落实,“整本书阅读”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支教团着力打造“书香”课堂,开展“整本书阅读”教育,帮助同学们应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神武小学校委会联合支教团共同举办“师生阅读共成长,读书点亮童年梦”校园读书节活动,努力营造师生共读的良好读书氛围。校园读书节分为“中华传统经典美文整篇背诵”风采展、命题作文大赛、“诗配画”比赛等五个活动。在命题作文大赛中,各年级都涌现出了一批情感真挚、语言生动的优秀作品。团队成员将优秀作品结集成册,并为优秀学生颁发“校园小作家”证书。
下一篇:在《午夜萨克斯》曲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