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士荣带盲人学生们一起练习拉手风琴;
任士荣家中摆放的1957年随周恩来总理出国演出时的剧照。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京雪摄
作为新中国手风琴泰斗级的人物,他有过很多荣誉和光辉时刻。他是国际手风琴联盟“中国手风琴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是毛泽东等领导人联欢会的首席乐手……
但这些荣誉对现在的任士荣都已遥远。现在,从70岁到80岁,占据他头脑更多的是他的那些盲人学生们。这位手风琴大师收学生的标准极简单,不问基础,不看天赋甚至不收学费:“只要想学,都免费教。”
“任老师想办法让我们高兴,带我们唱歌、拉琴,让我们感觉生活有亮光,自己还行,还不是废人,还有活着的勇气”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京雪
11月的一个星期三,早上9点前,82岁的手风琴家任士荣已经从位于北京西四环的家中赶到南二环内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在同行者的帮助下,他迈着一步大概只有一只鞋长的步子缓缓走进教室,在讲桌前坐下,把拐杖支在桌子一侧,脱下黑皮衣,露出常年穿着的旧军装,摊开课本,准备上课。
从2007年起,每周三义务教盲人拉手风琴,是他的“标准动作”,风雨无阻,从不迟到。和过去不同的是,这一天,正式上课前,任士荣告诉学生们:“以后,星期三我就不过来了,大家好好练。”
“为什么啊,老师”“任老师您别吓我们”“任老师来吧”……教室里开始喧哗,有人站起来挽留,有人背着琴费力地向讲台方向探身,但很快,“大家不要为难老师”“老师身体最重要”的声音占了主流。
即使眼睛看不见,学生们也已发觉,自己的老师这两年走路和上课都越来越吃力。以前,他走路不用人扶,每周课程结束,比学生们年长二三十岁的老师会牵着他们的手,带他们过马路、去车站,陪他们等车,把他们亲手送上公交车。
“我年纪大了,来这边比较远,就不过来了。你们周末可以到我社区那边上课,到我家也行,我请你们吃面条。”任士荣说。
“那您哪天身体感觉还行,您就来一次好不好?”有学生“讨价还价”。
“好。”他答应下来,“开始上课。”
新中国手风琴泰斗
18岁去朝鲜战场慰问演出,有一回,他正拉着《多瑙河之波》,炸弹落在附近,舞台直颤悠,战友们看见他在台上抱着琴笑容不改,一脸灿烂
琴声在教室中响起,任士荣闭上眼睛,边细听边抬右手在桌子上方打节拍,不时评点和纠正。跟三天前在社区给明眼人学员上课时相比,这个早晨,他看上去很疲惫,不时咳嗽,但嘴角始终微微上扬,带着他标志性的“任士荣式”微笑。
任士荣的学生们——无论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都知道他爱笑,熟悉他那响亮、喜悦,总能感染他人的笑声。他好像天生是个快乐的人。
1949年,14岁考进文工团后,任士荣在一场抓壮丁的戏里饰演哭泣的小孙子,演了一轮就被换下来,因为“哭得跟笑似的”。后来,他磨着老师学手风琴,内心的欢欣在琴键与乐谱间尽情释放。
18岁去朝鲜战场慰问演出,背着琴九死一生。有一回,他正拉着《多瑙河之波》,炸弹落在附近,舞台直颤悠,战友们看见他在台上抱着琴笑容不改,一脸灿烂。
“我应该算国内拉手风琴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人。跟我同代的基本都不拉琴了。”任士荣说。作为新中国手风琴泰斗级的人物,他有过很多荣誉和光辉时刻。他是国际手风琴联盟“中国手风琴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是毛泽东等领导人联欢会的首席乐手;在1962年芬兰赫尔辛基的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他参加的节目获得4枚金质奖章、1枚银质奖章;1965年,他率队赴法国马赛参加国际艺术节,临时接到各国代表团都要组织专场演出的要求,作为一支人数最少、仅有7人且只有他一位乐手的队伍,他们紧急编排的晚会包含舞蹈、合唱、独唱、独奏等节目,备受好评,《费加罗报》撰文称:中国手风琴家演奏的中国民歌令人惊叹。归国后,周恩来总理专门请他们吃饭……
但这些荣誉对现在的任士荣都已遥远,听别人提起过往、探问细节,他搜索记忆,平平常常地说,“嗯,好像是这样”。他说自己印象最深、最高兴最光荣的时刻还要属抗美援朝时在战场上演出,“因为觉得很有意义。”而现在,从70岁到80岁,占据他头脑更多的是他的学生们,那些每周日来他的社区上课的手风琴爱好者和每周三来盲文图书馆上课的盲人学生。
在北京免费教想学琴的盲人
“人活着应该做贡献,我不愿意没事儿干,我的想法是不能浪费青春”
上一篇:wav 的所有精品无损音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