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表现特征为没有视觉性和(C)。
A、没有表现性
B、没有概念性
C、没有语义性
D、没有形象性
2
乐曲解说对音乐审美带来的影响是(D)。
A、强化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B、推动了音乐审美的发展
C、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理论
D、带来了音乐审美的误区
3
只有音乐专业的人才能听得懂音乐的表现内容。(×)
音乐何需“懂”
1
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D)。
A、视觉感受
B、想象能力
C、语言能力
D、情绪体验
2
《蝴蝶夫人哼鸣合唱》表现了(A)的情绪。
A、悲伤
B、热情
C、快乐
D、激昂
3
音乐何需懂,欣赏音乐只需要打开耳朵好好享受音乐之美。(√)
美术何需“懂”
1
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C)。
A、对现代派不熟悉
B、缺乏美术理论基础
C、理性思维受阻
D、缺少审美能力
2
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C)。
A、对称
B、层次丰富
C、平衡
D、色彩和谐
3
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表现的内容。(×)
文学何需“懂”
1
“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D)。
A、“黄昏”描述的时间段更精确
B、“黄昏”更押韵
C、“黄昏”更具理性色彩
D、“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2
下面文字属于文学表达的是(A)。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
C、我到船舱外站了一会儿,看到了很多美景。
D、船靠岸了,我在船舱中听到了很多吵闹的声音。
3
要想体验到文学的艺术美,需要把文学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理解透彻。(×)
如果生活缺乏“感性思维”
1
(C)是最感性的艺术。
A、文学
B、美术
C、音乐
D、舞蹈
2
下面思维方式不属于艺术审美的是(D)。
A、好不好听
B、好不好看
C、美不美
D、像不像
3
五粮液大楼、福禄寿大楼等都是缺乏感性思维与审美的建筑。(√)
什么是联觉
1
为空调机选一段广告音乐,最合适的是(D)。
A、深沉的音乐
B、欢快的音乐
C、悲伤的音乐
D、舒缓的音乐
2
根据联觉心理,下面与高音相对应的是(C)。
A、红烧肉
B、闷热
C、真丝
D、巧克力
3
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形式,更有丰富的表现性,这用联觉可以解释。(√)
声音能够引起哪些联觉
1
下面属于高音带给人的感受的是(C)。
A、情绪上的哀伤
B、体积上的大
C、视觉上的明亮
D、空间上的低深
2
下面属于弱音带给人的感受的是(B)。
A、物体形状上的大
B、物体质量上的轻
C、空间距离上的近
D、事物能量上的大
3
下面属于长音带给人的感受的是(D)。
A、事物运动上的快
B、交往行为上的随便
C、个性特征上的拘谨
D、物体质量上的重
4
声音的起因速度越快,带给人的触觉感受就越硬。(√)
5
声音的紧张度越高,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就越纯净、自然。(×)
联觉在音乐中的表现分析
1
《国际歌》的悲伤感体现在音响的(C)。
A、中度略强
B、上行音程
C、慢速度持续下降
D、协和音程
2
《莫斯科河上的黎明》表现黎明前的黑暗时,在音响上的表现是(A)。
A、长音和低音
B、音区偏高
C、速度偏快
D、使用长笛表现纯净的音色
3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通过(D)表现大海的广阔视野。
A、弦乐队强奏的巨大力度
B、绵延性的连贯节奏
C、钢琴大幅度的波浪型琶音
D、音乐舒展、宽广的节奏
4
《野蜂飞舞》从弦乐切换到管乐时,野蜂的形象没有那么凶了,主要是因为管乐的音色没有弦乐紧张。(√)
5
德彪西的《海》使用高音的竖琴表现海底深处的波动感。(×)
音乐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1
理查·斯特劳斯表现小丑的主题旋律用(B)表现邪恶感。
A、三全音
B、半音
C、上行音程
D、纯五度
2
吉特里斯通过改变《沉思》的(C)使温柔变成焦虑。
A、音高
B、音长
C、起音速度
D、音强
3
通过改变《马赛曲》纯四度的上行音程属性就可以使得其正面形象变成邪恶形象。(√)
联觉在其他艺术表现中的体现
1
达利《内战的预感》通过(D)来表现紧张感和冲突感。
A、色彩
B、曲线
C、圆角
D、锐角
2
根据联觉反应,周老师为《西班牙斗牛士》选择的背景音乐是(C)。
A、《莫斯科河上的黎明》
B、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C、D小调交响乐
D、德彪西《海》
3
与其它流派相比,现代派绘画更能表现人的真实内心。(√)
联觉在生活中的价值
1
与人交往时要营造容易亲近的气氛,下面不能做到的是(B)。
A、选择暖光灯
B、穿剪裁锐利的衣服
C、选择布艺装饰的场所
D、留飘逸的长发
2
下面能带给人厉害感觉的是(D)。
A、圆脸
B、卷发
C、胖
D、尖下巴
3
一个人联觉反应越敏感,越具有艺术才气。(√)
真实音响模拟手法
1
二胡独奏曲《赛马》是用(C)的手法表现音乐对象。
A、符号化
B、文学化
C、真实音响模拟
D、音乐性模仿
2
贝多芬《第六交响乐》是用钢琴表现(D)的声音。
A、赛马
B、海浪
C、风声
D、鸟叫
3
如何“理解”音乐的“理解”是指不必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解释音乐。(×)
符号对应化手法
1
最早一批使用自约性符号在作品中规定一个主题的作曲家有(C)。
A、贝多芬
B、柴可夫斯基
C、柏辽兹
D、德彪西
2
下面不是用俗约性符号表现人物形象的是(BD)。
A、柴可夫斯基在《1812序曲》中用《马赛曲》表现法国人
B、《红色娘子军》洪常青出场音乐
C、冼星海在《黄河》中用《东方红》表现毛主席
D、《红色娘子军》洪常青牺牲音乐
3
符号对应化手法与语言有一定的关系,俗约性符号类似于自然语言,自约性符号类似于人工语言。(√)
伴随经验联想
1
下面不属于伴随经验联想手法的是(D)。
A、听到《东方红》想到毛主席
B、听到《马赛曲》想到法国人
C、听到乡村交响乐想到乡村风情
D、听到低音感到悲伤
2
没有看过跳华尔兹就想不到音乐表现的舞会是什么样子,这说明了(C)。
A、音乐欣赏离不开感性思维
B、音乐的表现性很难实现
C、伴随经验联想依赖于相关经验,具有局限性
D、真实音响模拟手法具有局限性
3
真实音响模拟、符号对应化、伴随经验联想这些表现音乐的手法依赖的是理性思维而不是感性思维。(√)
联觉对应关系的手法
1
欣赏音乐时,在视觉体验稳定的情况下,还需要借助(D)联想到明确的具有该视觉特征的对象。
A、经验
B、知识
C、思想
D、标题
2
音乐音响带给人的体验可以分为(ABCD)。
A、听觉体验
B、情绪体验
C、情感体验
D、视觉体验
3
欣赏音乐时,情态体验不稳定时需要借助经验和观念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如何理解音乐
1
理解音乐的第一步是(C)。
A、读乐曲解说
B、找背景资料
C、听音乐
D、抽出音乐作品中的主要特征元素
2
音乐作品的主要特征元素指的是音乐的旋律。(×)
音乐如何表现视觉性内容
1
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表现的视觉内容的逻辑线索是(C)。
A、乡村
B、水仙
C、河流风情
D、祖国
2
《沃尔塔瓦》用哪种特征元素表现祖国?(B)
A、水仙
B、布拉格
C、小溪
D、乡村的舞蹈
3
不同的音响特征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元素。(√)
音乐如何表现情绪内容
1
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依靠(D)进行组织。
A、旋律对比
B、旋律重复
C、经典曲式
D、表现意图
2
《芬兰颂》展现了一系列的特征元素,其中最后表现的是(C)。
A、压迫
B、斗争
C、胜利
D、受难
3
很多时候作曲家不追求表现内容而是追求音响的好听。(√)
音乐如何表现哲理
1
理查·斯特劳斯的《死与净化》通过(A)表现哲理。
A、准确的逻辑拆分
B、纯音乐的思维方式
C、自然主义
D、自约性符号
2
理查·斯特劳斯被批评最多的作品是(C)。
A、《死与变形》
B、《死与净化》
C、《家庭交响乐》
D、《英雄生涯》
3
音乐需要精准表现创作意图,寻求音乐与内容的一一对应关系。(×)
音乐对戏剧性内容的表现
1
迪斯尼《幻想2000》中表现米奇偷懒乱施法术的配乐是(D)。
A、圣桑《动物狂欢节》
B、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
C、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D、杜卡斯《小巫师》
2
音乐的自律性体现在(C)。
A、音乐表现文学化的东西
B、音乐表现美术化的东西
C、完全不表现任何东西,只体现自身的结构美
D、音乐与表现对象有准确的联觉对应关系
3
只有欣赏了最伟大的电影、音乐等艺术,才能拓宽视野,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
乐感是什么?
1
下面哪种演奏会让《帕凡舞——为死去的公主而作》带给人悲伤的感觉?(C)
A、上升型旋律
B、速度渐快
C、起音速度慢
D、力度渐强
2
声音一次振动的振幅称为(D)。
A、包络
B、音长
C、音高
D、音强
3
拉小提琴时控制弓不乱放是为了控制包络。×
准确表现音乐内涵之音的层面
1
弹钢琴时,尾音绵长带给人的感觉是(C)。
A、精神
B、力量
C、松软
D、威严
2
要准确表现音乐内涵,需要把每一个音都精细地表达出来。(√)
准确表现音乐内涵之句的层面
1
弹奏钢琴时怎么表现压抑的情绪?(C)
A、表现情绪的转换
B、全神贯注感受指尖的压力
C、在旋律的最高点使用弱音
D、在旋律的最高点释放出来
2
音乐最擅长表现人类的情绪是因为(D)。
A、人类的情绪是稳定的内心状态
B、人的情分为情感和情绪
C、音乐是听觉艺术
D、人的情的状态和音乐的形态是同构关系
3
拉赫玛尼诺夫在弹奏自己的钢琴协奏曲时依据的是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自己写的谱子。(√)
准确表现音乐内涵之段的层面
1
郑京和对马斯涅的《沉思》的演绎安排了(B)主题,以表现情感的发展过程。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2
如何对生命进行深沉的体验,以增加情感的深度?(C)
A、多看电视剧
B、有天赋
C、读伟大的文学作品
D、亲自去体验各种生活
3
作曲家写曲子时不会有反复,演奏时也要按照曲谱不能反复。(×)
准确表现音乐内涵之曲的层面
1
元杰把肖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弹得像一首作品一样,最主要是因为他(D)。
A、钢琴技术好
B、拥有作曲功底
C、拥有作品分析功底
D、有深入地对生命的思考
2
要深刻理解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必须具备(C)。
A、生命的激情
B、对段的衔接的把握
C、哲学层面的高度
D、对句的情绪的把握
3
拉赫玛尼诺夫《第2交响曲第3乐章》利用两个段落把对生命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表现的限度(上)
1
我们不能听出音乐表现内容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包括(C)。
A、音乐本身不表现什么
B、没有关注联觉反应
C、没有音乐细胞
D、音乐无法让我们产生明确的联觉对应关系
2
下面选项中音乐不能表现的是(ABC)。
A、家具
B、长相
C、平等
D、悲伤
3
联觉对应关系决定了音乐能表现什么,同时也决定了音乐不能表现什么。(√)
4
绝大多数乐曲表现内容的解说都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音乐表现的限度(下)
1
音乐家要有好的生存状态,需要具备(D)。
A、对音乐的正确理解
B、取媚低俗的东西
C、高高在上的姿态
D、真功夫
2
大部分人不爱听经典音乐,其原因有(ABD)。
A、对音乐的理解与乐曲解说不同
B、听不出音乐的表现内容
C、经典音乐是曲高和寡的艺术
D、传统的经典音乐普及方式扼杀了人们的审美
3
音乐给每个人自由想象的空间,音乐不需要去正确地理解。(√)
音乐理解的不确定
1
《展览会上的图画》当中的一段《两个犹太人》还可以理解为(ABCD)。
A、俄罗斯人民和反动派小丑
B、警察和小偷
C、大灰狼和小松鼠
D、大狗熊和小白兔
2
对同一个作品,不同的演奏家会有不同的理解,即时是同一个演奏家,在不同时候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同。(√)
3
阿尔弗兰德·科尔托对肖邦24首前奏曲的演奏能让人听出来乐曲题目表现的内容。(×)
“忠于原作”忠于谁
1
音乐作品的原作存在于(C)。
A、第一份乐谱中
B、修改后的乐谱中
C、作曲家的想象之中
D、音乐家的演奏中
2
(D)把巴赫十二平均律演奏出了冰冷的感觉。
A、兰多夫斯卡
B、Schiff
C、里赫特
D、格伦·古尔德
3
意向性对象就是想象中的对象,不存在于现实中。(√)
培养创造性
1
吉特里斯对《沉思》的演绎体现了(C)的情绪。
A、温柔
B、缠绵
C、焦虑
D、律动
2
音乐的意义是在三度创作当中完成的,三度指的是(D)。
A、作曲家
B、演奏家
C、评论家
D、听众
3
后人对巴赫的编曲就是二度创作,是建立在忠于原作基础上的。(×)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无期末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击这里查看购买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