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知青的旧照片
知青们在照片上找到了自己
王广义举牌寻知青好友
近2000名老知青西昌聚首,举牌寻成都故友
昨日,彝族新年的第一天,近2000名当年在凉山州支边的知青,阔别44年后在西昌再次聚首。他们回到当年四川最大的知青农场,一起参观了原址建起的中国·西昌知青博物馆,共同找寻当年的青春记忆。今日,重回第二故乡的知青们,还将在5天时间里回到插队的西昌、德昌、冕宁、昭觉、会理等14个县,与故友相聚。
1964年前,首批845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踏上了西昌的土地。至1978年底,西昌先后以插队落户和国营农场的形式,安置城市知识青年24312人。当年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如今皆已年过半百,有的甚至两鬓霜染。
西昌老知青举牌寻找成都故友
“寻找69年下在西昌县新和公社2大队7生产队的成都知青裴庆海、周万年、向庆远、何华富、申德成、高星水、熊成彦,2大队6生产队的薛顺钧等知青朋友。”昨日上午9时,66岁的西昌知青王广义,举着一个足有1米长的纸板,站在西昌市月华乡新华村7组西昌知青博物馆外,格外引人注意。“我们走过的路,疲惫稚嫩的身躯要经受住劳累痛楚,那也是我们在寻找一代人向往的乐土。”站在寒风中,王广义嘴里轻声哼唱着自己为知青岁月谱写的歌曲,眼中泛着泪花。
1964年,年仅20岁的王广义插队到了西昌县新和公社,在三年的时间里,与几位成都知青成了无话不谈的兄弟。“那个时候来农场的知青,绝大部分是刚出校门的高初中应届毕业生。”王广义说,他1971年离开农场时,那几位成都知青还未返乡。后来,大家只能通过书信交流,因为通讯不畅、工作调动等原因,后来没能再联系上。“当我得知有1000多名成都知青登上专列前往西昌的消息时,激动得好几个晚上都没休息好。”已经在广场上站了一上午寻人无果的王广义,依然没有放弃的打算,希望通过本报帮他寻找思念了近40年的故友。
知青博物馆红色基调醒目建筑
西昌知青博物馆外,背架子、铁锹和埋在土里的眼镜,这些标志性的雕塑,印在西昌晴朗的天空下,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仿佛历历在目。老知青们纷纷举起相机,合影留念。在博物馆左侧,还留有当年知青们修建的窑洞。那些用木头、石头、三合土垒砌起来的简易窑洞,经过40多年风雨仍然伫立。最醒目的是竣工不久的红色基调的主体馆建筑,以及前面加了雕塑复原知青生 活的情景雕画。
“以前我们这里知青多得很,到处都住起。”住在附近的西昌市月华乡新华村二组的94岁的老人石文秀回忆说,当年有5个女知青在她家里住过3年,“她们很朴素,我们吃什么,那些知青便吃什么,从没有什么怨言。”一旁的不少老知青介绍说,西昌博物馆的原址是当年四川最大的知青农场,场员最多时达600余人。大多年龄在16岁到19岁之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开荒2000多亩,播种1800多亩。大多数知青满怀革命激情来到凉山,把青春、理想、爱情,甚至生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一尺花布做棉袄15元买的小提琴
8000多件知青文物都有故事
“这里面每一件知青文物背后,都有一段让人感怀的故事。”西昌知青博物馆收藏了8000多件知青捐献的珍贵文物。160余名来自内江的知青们,在展厅内一脸灿烂地品头论足,驻足留念。
打铁知青珍贵新闻照
负责博物馆征集和布展的成都老知青柴来,指着一幅巨大照片上的打铁知青,感慨地说:“这就是当年的我,当时我在这里下乡,正在打铁时,西昌群众报社的记者拍下了我的劳动场景,当时后山上还写有‘艰苦奋斗,勤俭办厂’的字样。”
一尺花布做的花棉袄
展厅中的一件花棉袄,是老知青孙杰捐献的。在当时以蓝灰为主流色的年代,显得尤为突出。“1974年,我返回成都过春节,家里从兄弟姐妹6人的配给中,挤出一尺布票和半斤棉花票,于是我在人民南路百货商店(现在的百货大楼前身)排队购买了两款花布,曾经引起不少姐妹的羡慕。”孙杰说,那是她第一次在奶奶指导下亲手缝制了这件不分里外两面都可以穿的花棉袄,“1978年春天我拿到成都财政贸易学校录取通知书时才脱下了它。”
当年15元买的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