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由于大家对音乐的爱好,使得公开音乐会十分盛行,早期的音乐会曲目包罗万象,混合着各种类型的曲目,一场音乐会中包含有序曲、声乐曲、交响曲及一些独奏曲目,欣赏音乐会就如同参加一个社交活动一样。蒙格瑞狄恩即曾提到:「当时的人们并不是真的要去听音乐会,而只是为了去看那华丽的大厅和穿梭在其中穿着华丽夺目的名门贵族。 」因此,在各种公开的演奏会上,为了迎合大众的品味,作曲家们竭尽所能的以高难度技巧的曲子,展现自我的才华,chinamedicinecity.com,形成一种炫技的风潮,而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为帕格尼尼,他在小提琴上所作的各种炫技演奏,成为众多作曲家仿效的对象。
维塔利《恰空》
托马斯·安东尼奥·维塔利(Tomaso Antonio Vitali 1663年5月7日-1745年5月9日)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和教师。1663年3月7日出生于意大利博罗尼亚。他的父亲乔瓦尼·巴蒂斯塔·维塔利(Giovanni Battista Vitali),也是一位作曲家。他的作品《G小调恰空》(Chaconne in G Minor)非常有名。恰空(chaconne)原是一种富有激情的舞蹈,出现于1600年左右的西班牙,属于在街道上跳的双人舞或女独舞,16世纪传入意大利,在17世纪流行于法国宫廷。最终它成为一种音乐形式,特别是连续的变奏。
塔蒂尼《魔鬼的颤音》
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昼思夜想学到小提琴的神奇技艺,在1713年的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魔鬼从漆黑的远处翩然而至,恭敬的向他行礼,称自己有无边的法力,愿为他效劳,条件是要灵魂作为报酬。塔蒂尼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何不把我的小提琴交给这个魔鬼呢?” 魔鬼说:“这不难,但我们要先交易。” 塔蒂尼在梦中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还签了一份合同。魔鬼接过塔蒂尼的小提琴,演奏出一首不可思议的,美妙绝伦的乐曲。
帕格尼尼《女巫之舞》
十九世纪初,许多浪漫作曲家都喜欢以魔鬼、精灵作为乐曲的标题,用以表现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创作上则多用变奏手法。帕格尼尼的《女巫舞曲》就是杰出代表之一。1813年,帕格尼尼在米兰观看芭蕾舞剧《贝涅温图的婚礼》,这出由苏斯迈尔作曲的舞剧音乐和剧里的神奇故事,给帕格尼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用其中核桃树下的女巫的主题,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提琴独奏曲:《女巫之舞》。
帕格尼尼《威尼斯狂欢节》
这首为人所熟知的曲调是源自意大利威尼斯的一首古老地方民谣,乐曲的本身内容像是充满乐天气氛的船歌。著名的小提琴巨匠帕格尼尼在1829年第一次在威尼斯听到这个曲调后,便为小提琴和钢琴以这个旋律为主题写了二十个变奏。之后这首「威尼斯狂欢节」便开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至今已有不少作曲家以这首著名的曲调为主题,替几乎每一样乐器都谱下了变奏曲,以展现各个乐器技巧上不同的特色与能力的发挥。
维尼亚夫斯基《波兰舞曲》
维尼亚夫斯基根据祖国波兰的乡土舞曲——波兰舞曲,为小提琴一共谱写了四首《华丽的波兰舞曲》,都需要绚丽纯熟的技巧,不易演奏。这首《D大调华丽波兰舞曲》是流传最广、经演不衰的小提琴曲。维尼亚夫斯基的小提琴演奏融合了法国学派的技巧以及斯拉夫民族的气质。他不仅能轻松地炫耀过人的技巧,更能令听众感动得落泪。他以强烈的抖音(Vibrato)加强他优美动人且富有情感的音质。鲁宾斯坦称赞他为:“当代无庸置疑最伟大的小提琴家” 。
维尼亚夫斯基《主题与变奏曲》
维尼亚夫斯基:《为小提琴与钢琴所写的原创主题变奏曲》(简称《主题与变奏 OP.15》)Henri Wieniawski: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15这是维尼亚夫斯基1854年写成的一首超高难度的小提琴炫技曲目。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圣桑-伊萨伊改编《圆舞曲式练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