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洛湖公园水清景美人怡然 曾宪平 摄
洛阳伊河湿地飞鸟翔集 李德伟 姚社峰 摄
伊水游园成为群众休憩身心新乐园 苟华云 供图
洛河两岸风景如画 苟华云 供图
□本报记者 田宜龙 本报通讯员 郑斐然
一个城市的美,在于有灵气,而灵气来自于滋润万物的水,水犹如流动在城市中的血液,她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力量源泉。
洛阳,因水得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城市组团发展,因水而分,又因水而连。千年古都,华夏神往。“河图洛书”的千年故事孕育了古都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伊、洛、瀍、涧、黄五河汇洛,中州渠、大明渠、铁路防洪渠等渠系发达,开元湖、兴洛湖、凌波湖等星罗棋布,为古都增添了独特韵味。形成了以42公里长25平方公里洛浦公园和30公里长15平方公里伊水游园为代表的生态水系,中心城区建成了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的吉利区黄河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并建成较大湿地9处,实现了城区湿地面积占城市区面积12%、人均湿地面积10平方米的“双十”目标,为争创国际湿地城市做好了“硬件”准备。
进入新时代,洛阳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决策部署,先行一步,大力推动以伊、洛、瀍、涧为代表的“四河同治”和中州渠、大明渠、铁路防洪渠为代表的“三渠联动”全市域河渠综合治理,着力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目标,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治水兴水之路。
重点实施“截污治污、湿地游园、水系连通、生态绿化、路网完善、沿河棚改”六大任务,同步推进河渠治理与两岸绿化,人在绿中、绿在水中、水在林中,一条条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生态园;统筹布局沿河休闲带与经济发展带,亲水栈道、步道伴水而行,两岸生态宜居带、黄金宜业带正在加快形成……
目前,洛阳市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以上。2022年,洛阳市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和省级节水型城市试点验收,水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水清、岸绿、路畅、惠民,“一河绿带”成为洛阳高质量发展的“新标签”。
1
顶层规划、高质量推进“四河同治、三渠联动”, 买球彩票在哪买线上,让“水清、岸绿、路畅、惠民”
即使是冬日,在位于洛阳市老城区的瀍河入洛河口处,依旧可以看到高低起伏的绿色生态廊道,点缀在瀍河两岸。
曾经瀍河被洛阳人叫作“臭水沟”,而如今,入洛河口西的“瀍壑朱樱”俨然成了洛阳八小景之一,每年樱花、牡丹绽放之时,游玩者众多。
“四河同治、三渠联动”综合治理给瀍河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山川秀美,关键在水。
伊、洛、瀍、涧四条河流在洛阳市域内总长度546公里,市区内总长度104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中州渠、大明渠和铁路防洪渠全长39公里,汇水面积54.6平方公里。
在综合治理前,水量不足、水质不良、河岸不绿、堤防不牢、设施不全、道路不通……是“四河三渠”存在的突出问题。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谋划推进“9+2”工作布局,其中,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中,就对治水兴水进行了顶层规划。
洛阳市委主要领导先后主持召开6次河长制、湖长制调度会暨“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推进会,并进行现场观摩、点评河渠综合治理和保护,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统筹推进水、城、山、田、园、林、路等综合治理和提升,着力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的总体目标。
自此,洛阳市的河道治理和水生态建设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治理保护新阶段,取得了新成效、展现了新气象。
——目前,穿境主要河流防洪安全得到保障,洛阳市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城达到50年一遇,乡村达到20年一遇。
——四河沿线360个排污口全部截流,河渠两岸城区段截污管道实现全覆盖,完成21条黑臭水体整治,兴建污水处理厂38处。
——建成了5项引水补源工程,引水总量达7立方米每秒,更好盘活了洛阳市的水资源。
上一篇:三分钟教你学会欣赏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