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讲堂】系经济观察报社年度培训项目,邀请来自经济、传媒、科学、文化、法律、商业等领域知名人士讲授常识与新知,分享经典和创新,是助力提升经观内容品质和传播影响的开放型课堂。
本文为讲堂笔记第20期,为周世斌教授在【经观讲堂】上的发言。周世斌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教育及音乐心理学博士生导师。著有《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高师音乐系列教材《音乐欣赏》等学术专著教材及《音乐: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儿童音乐欣赏绘本《奇妙音乐世界》等音乐普及读物。
(图源:受访者提供)
本讲座想从三个层次来谈谈对音乐欣赏之我见,那就是:音乐需要懂;音乐可以懂;如何懂音乐。
如何欣赏音乐,是古今中外关于音乐审美的孜孜不倦的话题。时代在变迁,话题一直没变。
近年来,国内有一个大众音乐欣赏的口号比较流行,就是"音乐何需懂",这个口号的核心观点有两个:一是反对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来解释音乐;二是反对用理性的方式来解释音乐。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聆听音乐时,没有必要听出思想、故事、场景,更没有必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只要你觉得优美、悦耳、舒服就行,"其实听什么音乐,都是只管听就行了,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复杂。音乐何需懂!"这个口号本着普及音乐的愿望,希望用最亲民的口吻,用最节省的力气,拆掉音乐审美的门槛,引领大众走进音乐审美之门。
作为专业的音乐教育者和多年致力于大众音乐审美的普及者,我个人对这一口号持保留观点。虽然其愿望和目的是良好的,但其中有些观点或失之偏颇或过于绝对化,所产生的实际作用也有可能与其出发点相违背,不仅达不到拆除音乐门槛、普及音乐、提高大众审美能力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产生将大众与音乐相隔离、使大众处于低音乐素质的副作用。
音乐欣赏,不拒绝理性
审美感受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感受。音乐审美,不等同于旋律优美好听。艺术美的内涵,远远大于感官上的美感刺激。
我想起年轻时的一件事。上世纪80年代,是人们特别渴望知识、追求理想的年代,文学艺术空前解放,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诗歌韵律,校园草坪和学生宿舍里总是缭绕着吉他声。记得一位政治系的同学,在我给他们系举办音乐欣赏讲座之前,骄傲地告诉我,他已经买齐了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我很高兴,问他:你听了吗?他摇摇头:试着听了一点,听不懂。那天我的讲座内容恰恰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我当时没有对他说:不需要懂,好听就行。
大教室里挤满了学生。讲座开始,播放这部作品时,我没有先介绍乐曲,只让大家听。刚开始,教室里鸦雀无声。过了约5分钟,我就看见有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了,有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茫然。我停下音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作品吗?知道是谁的作品吗?大部分人都摇头。我就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欣赏提示。然后,拿出几根蜡烛分开点燃,放在讲台周围不同地方,关上教室的电灯,开始播放第四乐章。
从头到尾几十分钟,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我明显地感受到所有人进入了一种艺术感染的巨大磁场当中。事实上,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想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人类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作品总共有四个乐章,第四乐章的开始部分,在乐队深沉音响的烘托下,"欢乐颂"的器乐主题的动机开始出现,开始时单薄且不完整,经过反复酝酿,旋律逐渐完整成型,并发展成英雄般的浑雄气势。
对这么一部宏大的、演奏时长约六七十分钟的交响乐作品,仅仅用好听与否、悦耳与否作为标准,是不是有点太轻率了呢?这部完成于1824年的作品,因为作品的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后人也称之为"合唱交响曲"。
经过第四乐章前半部分的充分铺垫,千呼万唤之下,由独唱、重唱、合唱构成的人声终于呼啸而出,气势磅礴地呈现出这部作品的核心意义:在欢乐女神的力量感召下,人类消除一切分歧,四海之内成兄弟。
如果只听抽象的器乐音响,可能有人会说,关于这部作品哲理性的表达提示,是对作曲家创作和听众欣赏的一种主观臆断,但是,当你听到"欢乐颂"的歌词时,你还会这样认为吗?如果不对贝多芬本人及其艺术风格、对其作品所表达的意义有所了解,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定的个人文化和艺术修养积淀,很难体会到这种深沉的震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