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在早没有南北之分,而且北方也没有越剧这个剧种。1949年,南方越剧在天津出现后,便衍生出一个新剧种──北方越剧。当然,严格意义上讲,它还很难说是一个“剧种”。但是,从“定名”到最后一个北方越剧团解散,北方越剧在津大约存活了十八年之久,曾拥有一定的观众群,这是天津戏曲活动中的一个客观存在。
1949年夏,天津劝业场天宫影院上映越剧舞台艺术片《相思树》,这是一部在建国前拍摄的戏曲片,津城观众初识南方越剧,反响强烈,盛况空前。天津京剧科班稽古社承办人、劝业场少东家高渤海见状,迅速派人赴沪,邀请上海新生女子越剧团来津演出。该团四大台柱谢素云、屠筱飞、焦月娥、田振芳等联袂北上,11月首演于天津天华景戏院,打炮戏《碧玉簪》《秦香莲》,一时轰动津门。高渤海见越剧在津如此受众,再次派人南下邀团。
北方越剧的艺术形式派生于南方越剧,在越剧南花北移的同时,一个新的剧种在津慢慢衍生,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天津解放初期一度存在的“清音社”和“小型活词剧团”。当时天津刚刚解放,社会上留存的清音社从业人员有一千多人,小型活词剧团达三十多个,如群星、互助、新兴、苦干、红旗等。这些清音社和小型活词剧团看到南方越剧在天津有一定的观赏群,且曲调优美,表演动人,善于抒情,则萌发拓展业务的思路。
1951年,刚刚成立不久的天津市文化局,对这些清音社和小型活词剧团进行改组,只保存了“互助”“群星”“红云”“红艺”四个剧团,分别定名为“互助北方越剧团”“红云北方越剧团”“群星北方越剧团”“红艺北方越剧团”,机构隶属于集体所有制的区级管辖。
由于越剧派生于南方,北方人不谙南方语音,观众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越剧要想在北方发展必须改革,尝试用北方语音演唱越剧,做到既要有别于南方越剧曲谱,又不能脱离南方越剧唱腔板式的特点。1952年,群星北方越剧团率先试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季友梅在原唱段的基础上谱写新曲,共计十三段。它既不完全同于原越剧曲谱,又有较浓厚的越剧旋律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其后,其他几家越剧团体群起效仿,慢慢得到津门观众的认可,为了与南方越剧有所区别,定名“北方越剧”。
四家北方越剧团成立后,陆续上演了不少传统戏和新编现代戏,如照搬南方越剧上演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盘夫索夫》《牡丹亭》《白蛇传》等,新编现代戏有《骆驼祥子》《江》《红旗商店》等。北方越剧除用北方语音演唱越剧外,与南方越剧另一个不同之处是男女同台,如何解决男女声部的转调,是北方越剧一直探索研究的问题。故此,在演传统戏时有的剧团男角色由女演员扮演,演现代戏时男角色必须由男演员扮饰。
“文革”前夕,北方越剧在津的发展实力渐渐减弱,只有互助北方越剧团保留下来,其余三个剧团均被解散。1970年2月,互助也正式宣布解散。随着最后一个北方越剧团的解散,北方越剧从此淡出津城舞台。北方越剧的消亡除了时代变迁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水土不服和人为的嫁接。北方越剧团在演唱越剧传统剧目时,由于是用北方语音发声,有时显得不够贴切,尤其在上演现代戏时,如何在音乐唱腔上根据男女同台的特点谱曲,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始终没有寻找到解决的途径。还有北方越剧的乐队最初只有主胡、月琴、秦琴、小三弦等乐器,后来逐渐增加了二胡、笙、唢呐、中阮等京剧中常见的乐器,排演现代戏时,偶尔兼用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使得越剧遂向“京剧化”发展,尤其武场最为突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越剧原有音乐唱腔的板式,加快了北方越剧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