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家住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芜湖东路社区的吴元中,在过去的64年里,用一杆小小的画笔勾勒出2000余张精美绝伦神态各异的京剧脸谱,用这些京剧脸谱讲述了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如今,已经年逾古稀的他想收徒,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学生。
吴元中出生于北京,受父亲喜爱京剧的影响,自幼便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岁起,他开始学习京剧,8岁登台演出,12岁便考上了中国戏曲学校(现“中国戏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新文艺工作者。1956年,他被分配到安徽省艺术学校,成为当时学校里最年轻的老师。
吴元中上大学时读的是京剧科京剧表演,专攻京剧文武老生。入校第二年,一次偶然,他看到老师所用扇子的扇面十分精巧,“上面画了5张脸谱,那张三国人物姜维的最精细,一下子就吸引住我了。”正巧,当时老师不小心将扇子掉落在地,吴老拾起时便悄悄多看了几眼,“然后就悄悄学着画,可是第一次画,不太好,歪鼻子歪脸的。”
吴元中一边回忆着一边笑着说。后来,自己画的脸谱被老师看到了,感觉挺惊讶。老师夸他,“小子,画得不错啊。”之后,吴元中便经常将自己画的脸谱送给这位老师看,在老师的鼓励和点拨下渐入佳境,越学越入迷。
从北京到合肥,从13岁到77岁,生活在变化,环境也在变化,但是吴元中却一直没有放弃画脸谱,研究脸谱。在他看来,每一张脸谱代表一个人物,不同的图案不同的颜色,则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戏里,脸谱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说一个脸谱就是一个故事,“比如张飞粗中有细的性格,就要通过色彩和图案的变化在脸谱上表现出来。”
在吴元中的家中,墙壁上靠着的两幅“福”字、“佛”字尤其引人注目。与其他字画不同的是,这两幅字全部是用京剧脸谱勾画而成的,每一幅字里有20多个脸谱,各个精美绝伦,惟妙惟肖。他认为,勾画脸谱要讲究“形神意”结合,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这六十多年来,吴元中笔耕不辍,已经勾画出10余本厚厚的《中国京剧脸谱集》共2000余幅作品,其中有200余张脸谱是独创。“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脸谱以前从没有人勾画过,这是我独创的。”
“大学里,老师就教我要想当老师一专多能,是跟京剧表演有关的都得懂,最好是精通。”回到现在,多数学习京剧花脸的学生却不会自己画脸谱,这让吴元中看着也很着急。
“这么多年来,每一年都会有很多人来找我,想跟我学画脸谱,可是最后都是失败告终。”说起教画脸谱,吴元中也是一脸的无奈和委屈。他说不是自己想留一手不愿意教,“而是来的人沉不下去心。”
吴元中说,现在自己几个孩子中也只有一个女儿能够稍微继承一些这方面的技艺,“也许还没有遇到这个能够继承的人吧。”(合肥在线-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