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树网站(https://www.zhihuishu.com)、中国大学慕课网站(https://www.icourse163.org/)以及学习强国APP上,大家都可以发现一批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艺术好课。
长期以来,上海戏剧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将其作为高等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经过广大教师的艰苦努力,目前上海戏剧学院已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含附属学校1门),市级精品课程20门,市级一流课程4门,市级优质在线课程1门。
今后,上戏将继续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强化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教学改革氛围;积极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要求,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注重建设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着力加强课程质量内涵建设。
以下向您推介的,是部分已上线的上戏课程。
线上的上戏好课,敞开的艺术学堂!
01
课程名称:《艺术中国》
课程负责人:刘庆
教学团队成员:余秋雨 黄昌勇 杨扬 楼巍 王邦雄 汤逸佩 孙惠柱 宫宝荣 骆新 王洛勇 王苏 潘健华 厉震林 张生泉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课堂上的专业信仰
1.1 导言
1.2 课堂之上的专业信仰
1.3 大善大美
1.4 美的原则:美在天赋
1.5 美的原则:美在创造
1.6 美的原则:大美无界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新愿景
2.1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2 中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
2.3 中国文化应如何实现复兴
第三章 现代作家的生活与创作
3.1 作家的学习生活
3.2 作家的社会生活
3.3 作家的政治生涯
3.4 作家的文学创作
3.5 文学创作与文学人生
第四章 缤纷华夏的思想之舞
4.1 现代大学的理念
4.2 艺术院校的使命
4.3 艺术审美的力量
4.4 中国艺术的历史承载
4.5 思想之舞 — 《红》的创作及思考
第五章 源远流长的艺术中国
5.1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艺术
5.2 艺者
5.3 精、气、神
5.4 中国传统文化对智慧的解读
第六章戏曲艺术中的情与理
6.1 情与理的界定
6.2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牡丹亭》
6.3 政治道德冲突与个人命运:《赵氏孤儿》
6.4 孝道伦理的两难处境:《琵琶记》
6.5 现代视角下的贞节观:《团圆之后》
6.6戏曲艺术的情理之思
第七章 且思且行的中国话剧
7.1 写实的诱惑
7.2 批判的写实主义
7.3 中国话剧大师
7.4 中国当代写实主义话剧的发展
7.5 中国当代话剧的多元化发展
第八章 “东张西望”的中国戏剧
8.1 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进程
8.2 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化
8.3 五位戏剧开拓者
第九章 表演艺术与社会文明
9.1 表演艺术与社会和谐
9.2 真听、真看、真感受
9.3 表演的形容词和动词
9.4 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
9.5 表演的信念感
第十章 绘声如画的语言艺术
10.1 声音和语言的画笔
10.2 如何用声音和语言来绘画
10.3 绘声如画的语言艺术欣赏
第十一章 中国女红的艺术精神
11.1 红亦工也
11.2 敬拜寄情
11.3 寓意寄情
11.4 情爱寄托
第十二章 电影大国和电影强国
12.1 张艺谋的“忧伤”
12.2 电影战略家与电影思想家
12.3 大公司的规模经济
12.4 大市场、企划市场及其行动计划
第十三章 电视主持的表达之道
13.1 主持的场景和主持人的任务
13.2 作为主持人的工具理性:效率
13.3 作为主持人的审美意义:唤醒
13.4 作为主持人的价值理性:反思
13.5 主持人的表达应该避免什么
13.6 如何成为好主持人
13.7 优秀主持人的养成之道
第十四章 礼仪和社会表演
14.1 我们需要礼仪吗
14.2 什么是真正的礼仪
14.3 古人说礼仪
14.4 广播体操与中国仪态
14.5 社会表演中的礼仪
第十五章 观演期待的角色文化
15.1 观演关系的知行缘由
15.2 角色文化的真善含义
15.3 社会进步的审美价值
02
课程名称:《中国戏曲剧种鉴赏》
课程负责人:叶长海
教学团队成员:朱恒夫 张大新 方锡球 吴慧颖 王馗 谢雍君 杜建华 夏冬 曹凌燕 柯琳 邹世毅 何桑 田语 苗颀
课程大纲:
绪章 中国戏曲剧种概述
0.1 中国戏曲剧种概述
第一章 昆剧鉴赏
1.1 昆剧简介
1.2 昆剧名剧鉴赏
1.3 走向未来
第二章 秦腔鉴赏
2.1 秦腔简介
2.2 秦腔名剧鉴赏
2.3 秦腔的发展与传承
第三章 川剧鉴赏
3.1 川剧简介
3.2 关于川剧的艺术特点
3.3 川剧名剧鉴赏
3.4 川剧的现状与传承的做法
第四章 粤剧鉴赏
4.1 为人类所共享的粤剧艺术
4.2 粤剧名剧鉴赏
4.3 粤剧经典作品的结构风格
4.4 粤剧电影的艺术魅力
第五章 湘剧鉴赏
5.1 湘剧简介
5.2 名剧鉴赏
5.3 湘剧的“流派艺术”及传承
5.4 湘剧艺术的审美价值
第六章 豫剧鉴赏
6.1 豫剧源流发展与其剧种艺术特色
6.2 豫剧名剧鉴赏
6.3 豫剧现状与传承发展举措
第七章京剧鉴赏
7.1京剧简介
7.2 京剧的艺术特色
7.3 京剧的现状与传承的做法
第八章 越剧鉴赏
8.1 越剧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8.2 越剧名剧鉴赏
8.3 越剧的艺术特色与传承现状
第九章 评剧鉴赏
9.1 评剧简介
9.2 评剧名剧鉴赏
第十章 黄梅戏鉴赏
10.1 黄梅戏的生成与发展
10.2 黄梅戏代表性的艺术家
10.3 黄梅戏经典剧目
10.4 黄梅戏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十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鉴赏
11.1 少数民族戏剧简介
11.2 少数民族剧种介绍
11.3 少数民族戏剧与中原文化交流
第十二章 闽台戏曲鉴赏
12.1 闽台渊源
12.2 福建戏曲
12.3 台湾戏曲
第十三章 滩簧腔戏剧种鉴赏
13.1 滩簧系列剧种简史
13.2 滩簧剧目的特征
13.3 滩簧名剧鉴赏
03
课程名称:《女红—中国女性闺房艺术》
课程负责人:潘健华
教学团队成员:陆笑笑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母亲的艺术——女红
1.1 什么是女红艺术
1.2 中国女红的文化特征
1.3 中国女红的理想价值
第二章 生成立意
2.1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2.2 民俗化的原生态文化意识
2.3 吉祥意象的艺术观
第三章 寄寓传情
3.1 敬拜寄情
3.2 寓意寄情
3.3 情爱寄托
3.4 习俗寄情
第四章 中国女红意味化设计语言
4.1 结构布要
4.2 图腾构势
4.3 随类赋彩
第五章 中国女红艺术品的造物工巧表现
5.1 中国女红造物的物化过程
5.2 中国女红艺术品的染料与染色
5.3 材具与缝制要则
5.4 刺绣与针法
5.5 编花盘结
5.6 半绘半绣和特色工艺
5.7 特色工艺
5.8 工巧与品格
第六章 中国女红艺术实物讲解
6.1 深邃的理想寄寓【云肩】
6.2 传承文化【胸衣】
6.3 即将消失的女红文化【眉勒】
6.4 装载着一个时代的【荷包】
6.5 最具文化气息的女红品【护书】
6.6 最常见的女红品【耳套】
6.7 一个时代的印记与精神理想【肚兜】
6.8 中国文化与西方工艺的结合
6.9 中国传统文化需继承与弘扬
04
课程名称:《影响力从语言开始——上戏台词课》
课程负责人:王苏
教学团队成员:刘宁 刘婉玲 孙鱼洋 薛光磊 赵津等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训练目的与要求
1.1.1 台词课的训练目的
1.2.1 台词的训练要求
第二章 台词基本功训练
2.1.1 呼吸的基本要领
2.1.2 三种呼吸的方法
2.1.3 气息的运用
2.1.4 气息练习
2.1.5 发声的基本要领
2.1.6 运动中的呼吸发声
2.2.1 发音吐字
2.2.2 单韵母的发音
2.2.3 单韵母发音训练
2.2.4 声母——双唇音发音训练
2.2.5 声母——唇齿音发音训练
2.2.6 声母——舌尖音发音训练
2.2.7 声母——舌根音发音训练
2.2.8 声母——舌面音发音训练
2.2.9 声母——平舌音和翘舌音发音训练
2.2.10 复韵母的发音
2.2.11 复韵母发音训练
2.2.12 鼻韵母
2.2.13 声调
2.2.14 普通话的变调
2.2.15 普通话的变音——轻声
2.2.16 上声变调和轻声发音训练
2.2.17 儿化韵
2.2.18 儿化韵发音训练
2.2.19 吐字归音训练
2.2.20 学好声韵辨四声
第三章 基本技能训练
3.1.1 语言的速度与节奏
3.2.1 音量大小的训练
3.3.1 音调的高低训练
3.4.1 力度的强弱训练
3.5.1 基本技能综合训练
3.5.2 贯口练习——小足球队
3.5.3 贯口练习——导游
3.5.4 贯口练习——报菜单
3.5.5 贯口练习——报书目
第四章 语言表现力的训练
4.1.1 重音与停顿
4.2.1 语气和语调
4.2.2 语气和语调训练
4.3.1 三点定位法(一)——说话的人
4.3.2 三点定位法(二)——听话的人
4.3.3 三点定位法(三)——作品
4.4.1 台词处理中的类比法(上)
4.4.2 台词处理中的类比法(下)
4.4.3 类比法实例训练(一)
4.4.4 类比法实例训练(二)
第五章 语言拓展训练
5.1.1 诗词的朗读技巧(上)
5.1.2 诗词的朗读技巧(下)
5.1.3 小说的朗读技巧(上)
5.1.4 小说的朗读技巧(下)
5.1.5 评述类作品的朗读技巧
5.2.1 相声的语言艺术(上)
5.2.2 相声的语言艺术(下)
5.3.1 用声音和语言绘画(一)
5.3.2 用声音和语言绘画(二)
5.3.3 用声音和语言绘画(三)
5.3.4 用声音和语言绘画(四)
5.3.5 用声音和语言绘画(五)
5.3.6 用声音和语言绘画(六)
5.3.7 用声音和语言绘画(七)
05
课程名称:《京韵弦索——京剧器乐合奏》
课程负责人:齐欢
教学团队成员:何群 白志鹏 王淳 朱锋
课程大纲:
绪章 概述
0.1 《京韵弦索——京剧器乐合奏》概述
第一章弦乐、弹拨乐与打击乐合奏
1.1 乐器介绍——弦乐与弹拨乐组
1.2 京剧《失街亭》唱段“两国交锋龙虎斗”
1.3 京剧《女起解》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
1.4 京剧《赤桑镇》唱段“恨包勉初为官”
1.5 京剧《钓金龟》唱段“叫张义”
1.6 京剧《罗成叫关》唱段“十指连心”
1.7 京胡曲牌<小开门>
1.8 京胡曲牌<柳青娘>
第二章 管弦乐合奏
2.1 乐器介绍——管乐组唢呐
2.2 唢呐声音模拟
2.3 唢呐曲牌<吹打>
2.4 唢呐曲牌<水龙吟>
2.5 唢呐曲牌<梆子吹打><柳青娘>
2.6 乐器介绍——管乐组笛子
2.7 笛子曲牌<小开门>
2.8 笛子曲牌<傍妆台><万年欢>
第三章 打击乐合奏
3.1 京剧打击乐的乐器构成
3.2 京剧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3.3 锣鼓经文字谱介绍和[一锣]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4 锣鼓经[导板]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5 锣鼓经[夺头]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6 锣鼓经[凤点头]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7 锣鼓经[金钱花]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8 锣鼓经[纽丝]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9 锣鼓经[长锤]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10 锣鼓经[急急风]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11 锣鼓经[起霸]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12 锣鼓经[水底鱼]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3.13 【流水】中的锣鼓点
3.14 打击乐声音模拟
第四章 管乐与打击乐合奏
4.1 唢呐曲牌<三枪>中打击乐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4.2 唢呐曲牌<风入松><泣颜回>中打击乐的演奏与运用方法
第五章 器乐合奏
5.1 器乐合奏曲《迎春》
5.2 器乐合奏曲《京郊行》
5.3 器乐合奏曲《山坡羊》
5.4 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06
课程名称:《戏曲小生行身段表演基本功教程》
课程负责人:王凯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戏曲小生步法训练
1.1 小生行基本步法讲解
1.2 小生行的台步与坐姿
1.3 小生行的圆场功
1.4 小生行动态步法(一)
1.5 小生行动态步法(二)
1.6 穷生类小生的几种基本步法
第二章 戏曲小生行手部训练
2.1 小生行手部训练(一)
2.2 小生行手部训练(二)
第三章 戏曲小生行上肢训练
3.1 戏曲小生行上肢训练(一)
3.2 戏曲小生行上肢训练(二)
第四章 戏曲小生行毯子功训练
4.1 戏曲小生行毯子功训练(跌、摔)
第五章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一)
5.1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2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3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4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5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第五章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二)
5.6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7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8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9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10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第五章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三)
5.11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12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13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5.14 戏曲小生行水袖训练
第六章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一)
6.1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2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3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4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5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第六章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二)
6.6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7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8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9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10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第六章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三)
6.11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12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13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14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15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6.16 戏曲小生行折扇训练
07
课程名称:《戏曲程式训练》
课程负责人:赵群
教学团队成员:傅希如 牟元笛
课程大纲:
绪章序论
0.1 序论(上)
0.2 序论(下)
第一章 戏曲程式的缘起与演变
1.1 生旦净丑话程式
1.2 优孟衣冠说丑角
1.3 角抵戏
1.4 歌舞戏
1.5 参军戏
1.6 宋金杂剧
1.7 元杂剧与宋元南戏
1.8 昆曲
第二章 京剧的缘起与演变
2.1 徽班进京与其艺术特点
2.2 京剧的形成与定名
第三章 生行艺术赏析
3.1 老生
3.2 小生
3.3 武生
3.4 红生、娃娃生
第四章 旦行艺术赏析
4.1 旦行的分类
4.2 男旦演员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4.3 男旦视角解读旦角名家
4.4 四大名旦与其流派
第五章 净行艺术赏析
5.1 净行艺术赏析(上)
5.2 净行艺术赏析(下)
第六章 丑行艺术赏析
6.1 丑行艺术赏析(上)
6.2 丑行艺术赏析(下)
第七章 京剧表演程式的条件和元素
7.1 基本功讲解与示范
7.2 戏曲程式之景随身变
7.3 四功五法讲解与示范
08
课程名称:《从表演开始——杨佳教你演戏》
课程负责人:杨佳
教学团队成员:刘婉玲 吴泽涛 高瑜
课程大纲:
01 课程概述
1.1 课程导言
1.2 表演是什么
02 演员素质训练
2.1 演员该掌握什么工具
2.2 演员先要学会放松
2.3 演员的观察力如何养成
2.4 演员注意力训练
2.5 演员想象力的边界
2.6 表演预备阶段做什么(一)
2.7 表演预备阶段做什么(二)
2.8 呼吸在表演中的运用
2.9 演员的梳洗练习
03 表演技巧训练
3.1 当演员进入舞台行动(一)
3.2 当演员进入舞台行动(二)
3.3 怎样进入规定情境
3.4 怎样展现人物关系
3.5 演员之间的交流与适应
3.6 演员的记忆训练
3.7 展现情绪也需要技巧
3.8 舞台上的格斗演艺
3.9 运用想象力进入自己的角色
3.10 运用动物模拟进入角色
3.11 即兴表演如何运用技巧
3.12 在生活当中如何运用表演技巧
04 经典剧目排练
4.1 我们都来围读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
4.2 寻找角色的自我感觉《吝啬鬼》
4.3 演员在生活中的体验:《集结号》
4.4 表演不要只演结果:《半生缘》
4.5 认识一下道具的使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4.6 演员的独白、旁白、潜台词
4.7 怎样塑造自己的声音
4.8 节奏是演员的生命线:《》
4.9 怎样进行人物塑造:《喜剧的忧伤》
05 音乐剧表演训练
5.1 走进音乐剧表演
5.2 音乐剧表演的创作手段
5.3 了解音乐剧的剧本
5.4 如何用音乐来表达音乐剧
5.5 音乐剧表演的歌唱行动
5.6 音乐剧表演的舞蹈行动
5.7 音乐剧演员的体验
5.8 我与音乐剧:做中国的音乐剧
06 演员与剧场
6.1 把所有元素都搬进剧场
6.2 演出前的剧场合成
6.3 化妆能让演员变成什么样
6.4 服装道具来啦
6.5 灯光音乐音响全打开
6.6 演员如何拉进与观众的距离
07 由内而外的表演
7.1 说一下演员的自我修养
7.2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7.3 学戏先要学会做人
7.4 结语
09
课程名称:《游戏策划》
课程负责人:朱云
课程大纲:
01 新手引导
1.1 课程世界观
1.2 热身活动
02 游戏和创意
2.1 游戏的前世今生
2.2 游戏的未来
2.3 游戏的定义
2.4 万物皆游戏
2.5 游戏类型
03 玩家和故事
3.1 身边的游戏玩家
3.2 玩家分析
3.3 游戏故事
3.4 结构式故事
3.5 游戏故事叙述方式
04 机制和乐趣
4.1 游戏事件
4.2 动机理论简述
4.3 多巴胺与奖励
4.4 乐趣的理论研究
4.5 乐趣的组成元素分析
05 空间、目标和属性设计
5.1 空间设计
5.2 目标设计
5.3 对象属性设计
5.4 战斗系统
5.5 游戏平衡
06 策略和概率
6.1 多人游戏策略
6.2 一些策略方法
6.3 游戏中的概率
10
课程名称:《经典剧目教学(京剧花旦)》
课程负责人:姜凌
课
程大纲:
01 花旦行当基础知识
1.1花旦来源
1.2花旦定义
1.3花旦演变历程
02 花旦表演基础元素训练
2.1口法
2.2手法
2.3眼法
2.4身法
2.5步法
03 花旦剧目片段训练
3.1京剧《拾玉镯》片段一(出场、打引子)
3.2京剧《拾玉镯》片段二(定场诗、定场白)
3.3京剧《拾玉镯》片段三(喂鸡)
3.4京剧《拾玉镯》片段四(数鸡、轰鸡)
3.5京剧《拾玉镯》片段五(针线活)
3.6京剧《拾玉镯》片段六([南梆子]唱段、生旦见面及对白)
3.7京剧《拾玉镯》片段七(生旦三回合身段)
3.8京剧《拾玉镯》片段八(拾镯子一)
3.9京剧《拾玉镯》片段九(拾镯子二)
3.10京剧《拾玉镯》片段十(拾镯子三)
11
课程名称:《中国戏曲史》
课程负责人:刘庆
教学团队成员:张福海 张伟品 金鸿达 黄静枫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原始戏剧到秦汉百戏
1.1 概述
1.2 中国早期戏剧
1.3 秦汉时期的戏剧
第二章 唐代及宋代戏剧
2.1 唐代戏剧
2.2 宋杂剧的演出形式、剧目和剧本
2.3 宋杂剧的演出场所和角色体制
2.4 永嘉杂剧
第三章 金元戏剧
3.1 序说
3.2 金院本
3.3 元杂剧的作家作品
3.4 元杂剧的形成
第四章 元杂剧《西厢记》分析
4.1 《西厢记》的历史地位、评价及主题思想
4.2 《西厢记》人物分析
第五章 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的剧作
5.1 马致远
5.2 白朴
5.3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
第六章 分析《赵氏孤儿》和《李逵负荆》宋代和元代的剧场和演出
6.1 《赵氏孤儿》
6.2 《李逵负荆》
6.3 宋元时期的剧场艺术
第七章 荆刘拜杀和明代的前期戏文
7.1 《荆钗记》与《白兔记》
7.2 《杀狗记》与《拜月亭》
第八章 《琵琶记》和嘉靖时期的戏曲
8.1 高明和《琵琶记》
8.2 《琵琶记》的思想内涵和结构特色
8.3 《琵琶记》的语言成就
8.4 明代嘉靖时期传奇
第九章 明代传奇的体制声腔和舞台艺术
9.1 传奇的体制声腔
9.2 传奇的舞台演出和角色行当
9.3 传奇的舞台美术
第十章 汤显祖和“临川四梦”
10.1 汤显祖
10.2 “临川四梦”
第十一章 明代杂剧和明末清初戏剧
11.1 明初杂剧艺术的衰弱
11.2 明代中期的杂剧艺术
11.3 明末清初的戏剧
第十二章 《长生殿》和《桃花扇》
12.1 《长生殿》
12.2 《桃花扇》
第十三章 清代中期戏剧
13.1 杨潮观和《吟风阁杂剧》
13.2 清代宫廷演剧
13.3 《雷峰塔》
13.4 花部的兴起
13.5 “花雅之争”
第十四章 京剧的形成和成熟
14.1 京剧的形成
14.2 京剧的界定与早期代表人物
14.3 京剧在清末的成熟与发展
第十五章 梅兰芳与二十世纪的戏曲
15.1 五四前后戏剧文化的多样冲突
15.2 梅兰芳与四大名旦
15.3 京剧的兴衰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戏曲发展
第十六章 昆曲教唱《牡丹亭》《皂罗袍》
16.1 昆曲演唱的基本要素
16.2 昆曲教唱
12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制作原理》
课程负责人:朱云
课程大纲:
01 数字媒体产品制作概述
1.1 课程概述
1.2 数字媒体产品制作概述
02 运用设计思维
2.1 运用设计思维
2.2 TRIZ理论
2.3 世界咖啡屋
03 用户研究方法
3.1 定性用户研究
3.2 定量用户研究
04 角色设计和产品故事
4.1 以角色设计为中心
4.2数字媒体下的叙事研究
05 原型设计工具
5.1 原型设计工具
5.2 移动端高保真原型
06 数字产品中的文字和视觉
6.1 数字媒体中的文字
6.2 数字媒体中的视觉
07 界面设计和交互策略
7.1 界面之导航设计
7.2 交互设计策略
13
课程名称:《剧作策划与管理》
课程负责人:魏东晓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个体创作与工业化管理体系的对立与统一
1.1 编剧地位的现状
1.2 编剧团队与剧作管理
1.3 剧集评价体系
第二章 剧作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职能
2.1 商业运作模式与剧作运作模式
2.2 剧集生产流程
第三章剧作的属性
3.1 剧作的属性
第四章 剧作项目的准备
4.1 策划组的建立
4.2 项目定位要素
第五章 编剧遴选
5.1 编剧资源成因分析与编剧稿酬成因
5.2 编剧的掌控和常规评估及编剧具体人员的即时状态评估
5.3 编剧档案的建立、编剧工作的组织构想及工作合同的签署
第六章 剧作项目的确定
6.1 剧作内容策划与案例《岁月1978》分析
6.2 案例《文明图腾》分析
6.3 案例《自然史诗》分析
6.4 策划书的写作
6.5 案例《紫藤花园》分析
6.6 案例《桃花灿烂》分析
第七章 故事梗概与分场提纲
7.1 故事梗概与分场提纲
第八章 剧作容量判断
8.1 剧作容量的判断
8.2 案例《走向共和》分析
8.3 案例《沉默的证人》分析
第九章 剧作质量判断
9.1 剧作质量评估方法
第十章 剧本创作阶段的创作状态和行政文件
10.1 剧本创作阶段的创作状态和行政文件
14
课程名称:《经典戏曲训练片段》
课程负责人:郑爽
教学团队成员:戴国良 谭笑 王淳 朱锋 潘洁华
课
程大纲:
第一章 丹青不渝——青衣篇
1.1 旦行之美
1.2 剧目贵妃醉酒
1.3 伴奏乐器
第二章 栩栩如生——小生篇
2.1 生行俊洁
2.2 剧目昆曲《拾画》
2.3 伴奏乐器
第三章 人面桃花——花旦篇
3.1 千面花旦
3.2 剧目《卖水》
3.3 伴奏乐器
第四章 幺幺小丑——文丑篇
4.1 丑行三花
4.2 剧目《下山》
4.3 伴奏乐器
15
课程名称:《主修乐器(京剧打击乐)》
课程负责人:何群
教学团队成员:崔洪 钱镇威 朱雷 杨晓辉 李朝贵 金正明 朱锋 刘义浩 姜磊
课
程大纲:
绪章 概述
0.1 概述
第一章 解密京剧打击乐
1.1 第一类 开唱类锣鼓经(上)
1.2 第一类 开唱类锣鼓经(下)
1.3 第二类 念白类锣鼓经
1.4 第三类 身段类锣鼓经
1.5 第四类 武打类锣鼓经
第二章 四郎探母
2.1 “坐宫”(上)
2.2 “坐宫”(下)
2.3 “盗令”
2.4 “过关”、“见弟”
2.5 “见娘”、“见四夫人”
第三章 文昭关
3.1 文昭关(上)
3.2 文昭关(中)
3.3 文昭关(下)
第四章 搜孤救孤
4.1 第一场“定计”
4.2 第二场“舍子”
4.3 第三场“公堂”
4.4 第四场“法场”
第五章 大保国
5.1 大保国(上)
5.2 大保国(下)
第六章 失空斩
6.1 失街亭(上)
6.2 失街亭(下)
6.3 空城计(上)
6.4 空城计(下)
6.5 斩马谡
第七章 贵妃醉酒
7.1 贵妃醉酒(上)
7.2 贵妃醉酒(中)
7.3 贵妃醉酒(下)
END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