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晓晶通讯员旦明明
2021年12月25日,省文联、省戏剧家协会授予驻马店市“河南省戏曲之乡”称号。这是继黄河戏剧节永久落户驻马店之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又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化的自信弘扬自信的文化,把戏曲事业摆在推动全市文化繁荣发展的位置来抓,戏剧精品不断涌现,文艺院团发展壮大,戏剧赛事精彩纷呈,戏曲氛围日益浓厚,戏曲事业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四力”合奏推动戏曲事业发展迈向春天里。
整合资源聚合力
驻马店戏曲资源丰富,是“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的故里,有汝南罗卷戏、平舆丝弦道等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稀有剧种。全市有剧团346家,从事戏曲表演专业艺术人才8800多人,群众戏曲文化基础深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创建“河南省戏曲之乡”为突破口,承办大型戏剧赛事为平台,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全市戏曲文化资源大整合。挖掘整理樊粹庭手稿、剧本等文化遗产,建成樊粹庭纪念馆、文化角、大舞台等,筹备成立樊粹庭豫剧团。2021年~2021年,我市陆续承办“河南省第十四届戏剧大赛”“第八届黄河戏剧节”等大型戏剧赛事。来自北京、上海、湖北等省、市的50多台剧目在我市展演。我市各剧团积极参赛,营造以赛带队伍、以赛展水平、以赛促交流的良好氛围。坚持戏曲人才“请进来、走出去”,汪荃珍、吴素真、苗文华、常俊丽、徐俊霞等一批本土高水平戏曲演员逐渐走向全国。依托河南省戏剧高端人才培训班、黄河戏剧节论坛等平台,邀请全国戏曲名家、理论大家到驻马店参与创作、研讨交流。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驻马店工作站正式挂牌。统筹全市编制、资金等资源,筹备建立上海戏剧学院豫剧本科班,进一步加强戏曲人才培养。
深化改革激活力
文艺院团是繁荣戏曲文化市场的主力军,特别是国有文艺院团是戏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文化体制改革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全市12家国有文艺院团有8家选择转企改制,走在了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前列。改制院团逐步走出体制转变的“阵痛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逐步发展壮大。其中,驻马店驿城区宏扬豫剧团(原驿城区豫剧团)改制后,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完成了从“找政府”到“走市场”的转变,创作和演出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该团以我市全国道德模范赵小参为原型,编创了大型现代戏《嫂娘·大娘·亲娘》,获得河南省第十四届戏剧大赛县区组金奖。2021年,该团编创的现代戏《追梦》获得第八届黄河戏剧节金奖。该团每年到河北、安徽、湖北等省商演300多场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全市国有改制院团实现华丽转身,同时民营院团异军突起,各项文化扶持政策惠及民营院团,“戏曲进校园”“戏曲下乡”等政府购买演出向优秀民营院团倾斜,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民营院团优秀剧目给予财政补助。民营院团主动对接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深入乡村开拓基层戏曲演出市场,为全市戏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造精品展魅力
全市戏曲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勇攀文艺高峰,创作了《抢来的警官》《忠诚卫士》《杨靖宇》《飘扬的红丝带》《法官妈妈》《盘古开天》《陈蕃》《皇家驿站》《嫂娘·大娘·亲娘》《桃花村》等一批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精品剧目。其中,《抢来的警官》《陈蕃》《皇家驿站》等作品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历史剧《陈蕃》赴京展演,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国家艺术资金给予资助。为弘扬樊粹庭豫剧文化精神,编创的大型现代戏《樊粹庭》获国家艺术资金扶持。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编创的现代豫剧《追梦》《杏花寨》获得黄河戏剧节大赛金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豫剧《嫂娘·大娘·亲娘》以戏曲的形式塑造了全国道德模范赵小参孝老爱亲的形象,在全市巡回演出反响强烈。一部部精品剧目不仅展示了全市戏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成果,而且达到了感动人、鼓舞人、培养人的效果。
产业发展促动力
发展戏曲事业不仅要从文化惠民、文化为民的公益角度出发,而且要把戏曲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整体统筹谋划,做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我市依托樊粹庭故里高起点规划了“豫剧小镇”项目,力争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集豫剧研究、史料展览、展示演出和文化产品生产基地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最终实现南有“皇家驿站”、北有“豫剧小镇”的文化产业布局。发挥戏曲创作优势,利用影视艺术手段,拍摄了戏曲电影《农家妹子》《家有贤妻》《花好月儿圆》等作品,其中戏曲电影《家有贤妻》用朴实的语言、风趣的故事、戏曲的唱调,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述了新时期农村的新发展、新变化;制作了电视纪录片《乡韵乡魂——丝弦道》;目前戏曲电影《洪河女儿》正在抓紧筹备拍摄中。
上一篇:10月份公益文化活动预告
下一篇:豫剧与开封:中州正韵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