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莆田1月18日讯(记者石伟、通讯员徐向阳)日前,国家文化部召开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签约仪式,莆田市仙游县鲤声剧团创作演出的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搭渡》入选。据悉,此次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项目共评选出32台剧目,其中大剧目30台,小戏2台。
岁末年初,莆仙戏捷报频传。由莆仙戏荔城区剧团(即莆仙戏一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天子与娇客》、由仙游县鲤声剧团演出的改编传统戏《白兔记》共获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剧本、优秀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优秀表演、演员等21个奖项。此前,文化部从全国351部剧目中评选出18个剧目为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莆田市的莆仙戏《春草闯堂》上榜,获100万元资金奖励。
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解放后,《三打王英》、《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秋风辞》、《新亭泪》、《晋宫寒月》、《叶李娘》、《状元与乞丐》、《江上行》等优秀剧目誉满全国剧坛。莆仙戏名旦王少媛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5年莆仙戏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春草闯堂》曾被全国各地60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并与《团圆之后》、《秋风辞》分别列入全国当代十大喜剧、十大悲剧。
近年来,莆田市高度重视抢救保护莆仙戏艺术。莆田市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大力实施“抢救和保护莆仙戏艺术工程”,对莆仙戏传统曲牌、曲谱进行全面挖掘抢救,汇总整理。目前,已组织抢救、录制了包括84岁高龄朱石凤和著名莆仙戏表演艺术家黄宝珍在内的30多位莆仙戏名老艺人的表演艺术,优秀传统莆仙戏折子戏近30个,并制成了DVD光碟。同时加快后备人才培养,促成市艺校学历由中专改为6年制大专,并出台免费招收莆仙戏表演人才政策。目前,首批35名学员已能独立参与传统折子戏表演,其中19名学员加入此次《天子与娇客》表演和剧本创作队伍。
莆田市还重视120个莆仙戏民间剧团建设,最近又举办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百团调演活动,深入城乡各地演出,长达一个月,有力促进古老剧种莆仙戏保护和发展。此外,该市还积极完善演出设施,兴建总投资达2.5亿的莆仙大剧院,其中辟有专业剧场,莆仙戏博物馆、排练厅、练功厅等;并着手组建福建莆仙戏剧院。
(责任编辑:刘巍)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