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是安徽潜山人,与南京关系密切。他曾创作以南京为背景的小说《石头城外》、《丹凤街》、《秦淮世家》以及散文《白门十记》、《南游杂志》、《忆南京》等。1936年,张恨水曾举家迁来南京,创办《南京人报》,出任社长兼任副刊编辑,出版第一天,日销15000份,在当时人口仅为100万的南京颇为轰动。因此,11月20日晚七点半。民国时期即建成的大华大戏院•群剧场,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沉浸式越剧《金粉世家》(南京市越剧团)初上演,我左边就坐着郦晨烨扮演的张恨水,右边的黄佳诗老师在剧间被长袍民国“男子”邀请共舞。开场前,有穿着马甲的“服务生”过来擦拭桌椅;还不时有报童、金太太等在观众之间往来穿梭……这种境遇,对于观剧者们比如我来说,是颇有几分惊喜的。另外说一句,南京市越剧团至今保持了全女班建制。舞台上全都是女演员,连小生、老生等皆由女子扮演。这也让人霎时回到电影《舞台姐妹》中的年代。
张恨水《金粉世家》原著长达八十万字,人物众多,线索复杂。而越剧《金粉世家》时长仅为一个多小时。九零后编剧俞思含大胆取舍,砍去金家、冷家、白家等诸多人物。仅剩金燕西与三个女人——冷清秋、白秀珠与邱惜珍的单线故事,辅助人物也仅留了金荣与报童。增添作家张恨水与剧中人及观众互动、对话。金燕西面对家族变故,人生境遇一落千丈,在冷清秋、白秀珠、邱惜珍之间抉择彷徨,纠结难断……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人物众多,主题清冷。看上去是在写各种爱与贪恋,实则写各种幻灭与命运浮沉。他笔下的金燕西最后变成了电影演员,还不忘通过自传式电影黑化冷清秋。而冷清秋最终当街卖字,单亲抚养子女,在清冷与孤寂中保持了教养与尊严。
电视剧《金粉世家》则加大了儿女私情的比重,部分琼瑶化。将小怜的故事悲情化,丰富了百合花元素,增添了学校当众求爱等细节。还有最终男女主人公觉醒并错过……但原著与电视剧的大悲剧定性是一致的。
各种母题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让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诠释,自然会有不同的版本。在九零后编剧俞思含的笔下,金燕西的各种所谓“渣”也都是情有可原的。顾及冷清秋则无法延续生存;跟随白秀珠要抛弃自尊但可重获荣华(可惜人家只要报复);而面对邱惜珍,反而获得理解与陪伴:“在你看来,是我陪你。在我看来,是你陪我。”因此最终,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他人,在禁锢与自由之间,金燕西选择了“祝福”。这种通过“解人”而不是“批评家”的视角诠释人物命运的方式,不管其他人能否接受,也应该是九零后俞思含特有的、有时代审美特色的版本吧。这也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社会所能接纳、兼收并蓄的。
短短一个多小时,也有观众抱怨“入戏半途,就结束了”,感觉意犹未尽。但是全剧戏剧冲突强烈。大段唱腔撕扯人心,每个人物在心态设置上相对贴切。李晓旭版的金燕西,虽荒唐而不渣。身处绝境,他只是未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庄涵婷扮演的白秀珠盛气凌人,杀伐决断。在短暂戏份里抓住了人物的魂;冯悦版的邱惜珍,不像电视剧里的那位,有点空洞与懵懂。她反而是最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那一位;由章琪来扮演冷清秋还是非常合适的,但因为篇幅笔墨有限,限制了这个人物的魅力。毕竟大家对于冷清秋还是很有期待的。新增人物张恨水,在郦晨烨的演绎下老派从容,与观众的互动感很强。只是剧本中,他与戏中人互为镜像,临花照水的自觉性还略微不足。
初演版越剧《金粉世家》,尚有初演的某种生涩、造型的欠推敲(比如头套)。但其特点短小精悍、戏剧张力强大以及拥有充足的沉浸式体验,在探索性上还是大胆可取的。《金粉世家》这个重要的IP,在张恨水活跃过的城市,出现这样一个戏曲版本还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应当鼓励更多这样的经典作品新演绎。罗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