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ming-design.com,天下第一" src="http://k.sina.com.cn/n.sinaimg.cn/sinakd20220214s/422/w500h722/20220214/fa22-e824a5aacd77e26b00ea7f450c3e3814.jpg" w="500" h="722" wh="0.69"/>
◎ 作者:软瘪瘪的喵
◎ 全文约10000字 阅读需要约20分钟
◎ 图片:图虫创意、摄图网
◎ 本文首发于【锦绣人文地理】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荒淫残暴的金主完颜亮,心中有一块柔软的地方。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位于长江下游的江南,是当时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完颜亮极度崇尚汉文化,喜欢读柳永的词,幻想着江南的旖旎风光,陶醉于江南的诗情画意。
完颜亮说,他终有一天要带领百万雄兵跨过长江,到西湖边上,骑马踏上吴山第一峰。他从诸军中挑选5000精兵作为自己的亲军,迷之自信地夸下海口:“取江南,此五千人足矣。”
为此,完颜亮怀揣着对江南的向往,率60万大军,兵分四路,大举攻宋。这场征战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也引发金人内乱,最终草草收场,不可一世的完颜亮被叛变的金兵乱箭射死于营帐之中。完颜亮不是第一个为江南着迷的帝王,也不是最后一个。
时至今日,学者葛剑雄谈及江南文化有四个显著特征。他认为,江南在很多方面代表着全国的最高水平,不管是江南的学术、文学、艺术、民俗,其历史底蕴和文化厚度都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
江南,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先祖的踪迹
1973年夏季,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县的罗江公社,眼见所处的低洼之地又将面临雨季洪涝灾害的侵袭,便未雨绸缪,在姚江边上扩建排涝站。施工过程中,泥土中却逐渐翻出了黑陶片、动物骨骼和石器等堆积物。
负责人得知后,心知一切并不简单,便立即进行了保护和上报。
从此,中国考古史上揭开了无法绕过的一页——河姆渡文化。
图片|河姆渡遗址 · 图虫创意 ©距今约7000年前,河网密布、土壤肥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比如今更加温暖湿润。位居长江下游的余姚县河姆渡村,孕育出了一种与黄河流域截然不同的农业文明——稻作农业。
在河姆渡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历经数千年仍旧完好、清晰可辨的人工栽培水稻遗物,主要为稻谷、稻叶、谷壳、焦谷、稻杆等:“在刚刚揭开的瞬间,稻叶呈绿色,叶脉清晰,甚至连稻谷上的绒毛也依稀可辨。”(吴玉贤《遥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经后来鉴定,河姆渡遗址中的稻谷主要为栽培稻中的籼稻。再经出土面积、厚度换算推测,当时,河姆渡的稻谷生产总量可高达120吨以上。
图片|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 · 摄图网 ©
位于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作为长江流域中华远古文化的代表,这里也是中国早期稻作农业的发达地区和中华文明曙光初露的地方。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件格外耀眼的国宝,它就是一件雕刻着神秘图案的象牙蝶形器。关于它的用途,至今仍无定论。
如此丰富、成熟的稻谷遗存发现,揭示了中国为亚洲栽培稻发源地之一。
除了在这片肥沃的田地上种植、采集和渔猎,河姆渡文化还构建起了别具特色的聚落:为适应浙江宁绍平原的潮湿温热,他们率先建起了既防潮又通风的干栏式建筑,上方住人,下方放杂物或蓄养牲畜。而让这些木制建筑始终稳固的,是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榫卯构件。
有学者认为,河姆渡人所建的干栏式建筑,不论是结构复杂性还是建造难度,都超过了同属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半穴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