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史组同志要我谈谈中新社从五十年代开始拍摄电影的情况,本来不敢应命。由于年代久远,是将近半个世纪的事。特别经过十年内乱,许多材料无法找到。有一些影片自己也未参加。仅凭个人的经历和记忆,当会挂一漏万,不能描绘全貌。但社史组同志还是希望就我所知谈谈。为了当时曾为中新社电影作出贡献的同志留下一鳞半爪,我就不辞浅陋,略述如下:
中新社拍电影的来龙去脉
1956年,香港华文电影公司的主持人、爱国民主人士兼导演赵一山,因为想打开他们电影的发行市场,扩大影片的题材和内容,希望到内地拍风光纪录片。当时他找到中侨委办公厅联系。经中侨委领导同意,介绍他们给广东省侨委。同时由文教司文化处派杨建能同志前往协助,陪同他们到广东潮汕及海南岛等地,拍名为《月是故乡明》的风光纪录片。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潮汕、海南岛的风光名胜、人民生活的新貌。片中穿插潮剧《陈三五娘》的片段和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名族的歌舞。接着还拍了舞台纪录片《火烧临江楼》。
嗣后,赵一山要求中侨委能继续支持他们的电影事业,提出由于他们人力有限,希望侨委能组织力量拍片,影片由华文电影公司发行,以这样的方式支持他们。经侨委领导研究后,认为介绍新中国的风光文物,反映侨乡及各地人民生活面貌的纪录片,对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认识了解中国是有意义的,便同意这一要求。此事交文教司和中新社办理。最后主要由中新社负责筹划,按照当时廖承志同志关于影片应以爱国主义为方针,内外有别,调子要低,面向广大中间落后群众,在香港取得立足点,力争进入非建交地区及台湾,以期长期生存的指示,力求拍出适合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欣赏水平,喜闻乐见的影片。
白手起家 奋力拼搏
中新社不是电影制片厂,拍电影对中新社来说是新生事物。在电影工作人和器材等方面,是一穷二白。首先是解决干部和器材问题。
1958年,社领导从图片部调出吴岳搞摄影。因为吴岳在泰国时就从事摄影工作,擅长拍摄人像并获得好评。在这样基础上,revolutionaryworkouts.com,搞电影摄影较易掌握。另外从社办公室调出谷雷鸣。谷在话剧表演上有一定的基础和才能。还从专稿部文艺组把我调出,主要负责编写剧本。或许是由于我在香港是曾参加过电影工作,还同《大公报》、《文汇报》一些对电影有兴趣的朋友一起从事过影评工作,和电影界人士有交往,对片场的情况也有些了解的缘故吧!
这几个人调集后,在吴江和谢石基同志的具体领导下,开始做准备工作。吴岳到潮汕拍《诗歌的海洋》,谷雷鸣跟赵一山一起,向他学习导演工作。我到福建采访,准备写反映侨乡新晋江(后改为福建风光)的剧本。以后陆续调来一些同志,组成电影队。到1962年止,电影队一共18人,名单及分工如下:
导演:谷雷鸣
编剧兼导演:方树勋
摄影:吴岳 孟虓辉 姜伟 李志平 伊铁士 李保定 翁启明
美工:庄志波
场记、剪接:江云钦
录音:梁忠宗
放映:侯祥英
联络:洪宁
会计:郭秀珍
资料:李兴业 杨兰秀
剧务:王永惠
因为拍出了不少影片,当时这支队伍被戏称为“十八条好汉”,可能是有点褒义吧!
电影队人数少,都未正式从事过电影拍摄工作,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特别是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能完成几十部电影的拍摄,的确是经过相当艰苦的奋力拼搏的,取得的成绩可归结几点:
1、大家对电影这门新鲜的工作有兴趣,有破除迷信,敢于大胆探索追求的勇气。全心全意想把这工作搞好。长年在外,不怕艰苦,不计较得失,不追求名利,在所有的影片上基本没有署上真名。
2、在工作上没有经验,都是一张白纸,但白纸上可以画出各具特色的画面。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够虚心刻苦的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实践上逐步总结出经验,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
3、侨委、中新社领导的指示,督促和关心,并在影片编辑过程中提出意见。中新社领导了解拍电影的特殊性,给予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吴江同志能大胆使用干部,培养人才,为大家创造学习条件。他鼓励摄影的同志尽快熟悉和掌握机器,提高拍摄艺术和技巧。并认为适当交学费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胶片的消耗比例可能比正规电影制片厂多些。一次,孟虓辉在拍摄上报废了一卷胶片,吴江同志并没有给他处分,只是要求他认真总结经验,提高技术。孟虓辉很感动,刻苦钻研,很快就能独立拍片了。
下一篇:《大戏台》“多彩甘肃”系列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