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3月26日,袁雪芬出生于浙江嵊县——至今已整整100年了。她的一生坎坷多舛,但她跳脱出负面环境,倔强地与命运抗争,出色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为中国越剧乃至现代戏曲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誉为“一代戏曲伟人”。值此袁雪芬百年诞辰之际,又逢新越剧改革80周年纪念,我们认为,重提袁雪芬的价值,在当下的社会与艺术语境中仍然是极有启示意义的。
中国戏曲现代化的先行者
越剧诞生于1906年,最初在剧目和表演手段上主要模仿、学习京剧、绍剧、婺剧等传统剧种,而为了与那些剧种主要演绎的帝王将相故事以及宣扬忠孝节义等传统思想的路径相区分,越剧逐渐找到演绎婚姻家庭故事、关注女性情感和命运为主的发展路径,演出形态也从男班转型到全女班。
1942年的上海,在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艺术氛围中,袁雪芬没有就此沉沦。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现实触发了她强烈的民族情怀和爱国思想。在观看了话剧《文天祥》之后,她明确要创立一种有价值的艺术——让自己的演出紧贴人性和时代,对人生、社会乃至国家有所助益。一场影响深远的越剧改革发端了。改革后的越剧艺术树立了严肃的艺术态度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赢得了不同层次的新观众,4shortplays.com,朝着现代戏曲艺术行列大步迈进。袁雪芬发起的改革还迅速被其他志同道合的越剧艺人跟上,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变革潮流。袁雪芬在越剧改革中一方面对传统剧目进行改编梳理,力求呈现两性平等、情感自主、婚姻自由等启蒙思想和现代理念;另一方面团结新文艺力量,编演具有时代意义和爱国精神的新剧目。
1946年5月,袁雪芬将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创作成为越剧《祥林嫂》上演,震动了整个上海文艺界。该剧表现一个受迫害农村妇女,临死之前向天控诉,呼喊公平,在当时的社会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祥林嫂》的演出受到田汉、许广平、欧阳山尊等进步文艺界和新闻界人士的称赞,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越剧从此以其严肃的、与时代同呼吸的艺术创作精神,走上了与新文艺合流的大道。
为了创造出一种高品位的现代艺术,袁雪芬决定建立正规的演出制度。她学习话剧,成立了剧务部,由编剧和导演引领艺术创作全过程。把话剧、电影的现实主义表演和民族戏曲的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以编导为中心,表演、音乐和舞美融为一体的创作集体,使越剧向着综合艺术的方向发展。戏曲的编导专职制度也由此开始。这不仅奠定了现代越剧的基本面貌,更为中国戏曲现代化尤其是地方剧种的现代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大大推动了中国戏曲现代化的进程。
永不止步的戏曲探索者
袁雪芬的名字是和越剧紧密相连的,她毕生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对现代越剧艺术体系的建构上。固然,越剧事业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online-waren-einkauf.com,但如果没有袁雪芬这个高瞻远瞩的领导者,越剧难以在短短几十年内由一个乡村小戏发展为全国性大剧种。
在外部,她确立了越剧的演出制度,明确越剧艺术与社会人生的关系。而在越剧艺术的内在要素上,她与姐妹们齐心协力,共同解决了越剧的剧目建设、表演风格、唱腔音乐、演出形态和理论建设等问题,奠定了现代越剧艺术的演剧风格。其中她在涉及越剧艺术本体的表演和唱腔音乐等方面的亲身实践,成就卓著。
越剧的表演具有独特的个性,既不是追随生活化的写实艺术,也有别于传统程式化的戏曲剧种,清新自然,诗意盎然。这是袁雪芬等越剧艺术家长期有意识地在舞台上探索的成果。她博采众长,将话剧、电影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与昆曲载歌载舞、重视形体动作美化的长处吸收到越剧中,加以融合、创新,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音乐唱腔是戏曲剧种的命脉。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后,被其他越剧演员吸收,不断丰富,发展成越剧的主腔,沿用至今。她的唱腔与真切细腻的表演风格相匹配,注重从表现人物性格和表达人物情感出发来区分唱腔层次,其演唱感情真挚深沉,委婉缠绵,被公认为“袁派”,是第一个形成流派的越剧艺术家。她终其一生都没有停止对越剧音乐唱腔的探索,她的流派还为戚雅仙、张云霞、金采风、吕瑞英等一批越剧演员所继承和发展,并自成一家。受“袁派”启发,其他越剧艺术家也有意追求自己的唱腔风格,越剧从而形成了缤纷多彩的流派艺术。这是观众喜爱越剧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上一篇:三十岁的李沁到底还能不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