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演艺不停摆,上海民营剧团“云端”捧出文化大餐
2022-04-05 13:47来源: 文汇报
原标题:特殊时期演艺不停摆,上海民营剧团“云端”捧出文化大餐
三月以来受疫情影响,申城所有的线下演出都按下了“暂停键”,但精彩的文化供给却依旧源源不断。以抖音、哔哩哔哩、各级融媒体号、电视荧屏为平台,上海民营院团迅速在“云端”搭起与观众互动的桥梁,通过直播、线上戏剧展演、剧迷见面会等丰富多元的形式,为市民持续打造“演艺大餐”,以文化关怀陪伴共同坚守在特殊时期的人们。
业内有句著名的口号:“The Show must go on ! ” 演出,不能“停摆”。在疫情期间,它成为上海广大演艺工作者和剧团当家人的信念和坚持。
据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统计,文慧沪剧团、上海开心麻花剧团、新东苑沪剧团、现代人剧社、勤苑沪剧团、小韦伯儿童音乐剧团、阳光舞蹈团等20个民营院团以音乐剧、话剧、戏曲、儿童剧、舞蹈、滑稽戏、趣味剧本朗读、戏剧研讨、艺术普及讲座、经典戏剧课堂等多个门类活动在疫情期间大力建设“云端”剧场,共演出剧(节)目57个。
“他们创新艺术传播手段,坚持创作与演出,坚持用文艺服务广大市民和观众,体现了上海民营院团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担当。”市演协协会会长韦芝说。
新作“第一时间”诞生,聚焦抗疫中每一个平凡的英雄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民营院团涌现的“抗疫”题材的创新作品多达17个。文慧沪剧团、新东苑沪剧团、勤苑沪剧团、沪林沪剧艺术团、肖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多个剧团纷纷响应抗疫号召,行动起来。演职人员勇当志愿者工作的同时,也不分昼夜地创作抗疫题材新作品。
“演出、排练不得不暂停,很多素材和器材也被留在了公司,这对剧团的创作有一定影响,”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说,创作与表演本是剧团的本职工作,也是最擅长的,在抗击疫情的重要时刻,文艺创作不能缺席,“虽然条件不完美,但我们想尽办法克服。”
2022年年初,以文慧沪剧团为代表的上海民营院团就走在抗疫主题创作的前列,并且始终坚持做原创。这一次,他们同样也行动迅速。短短几天,文慧沪剧团全新谱曲创作了沪剧唱段《上海在行动》;剧团艺术总监杨音则根据红色主题沪剧《早春》的唱段,重新填词演唱了《驱散阴霾笑靥开》,祝愿阳春三月的上海,疫情阴霾早日得开。展现“最美逆行者”故事的《为爱前行》再度重播,带领观众感受“最美的英雄,没有超能力”的主题。观众追剧追到线上,但令王慧莉同样感动的还有身边同行的“一起前行”,“无论剧团是大是小,演的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大家都在努力提供演艺产品,为抗疫出一份力。”
“最近我们正在创作一个小戏,聚焦抗疫中平凡的百姓英雄,”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团长沈慧琴说,“编剧老师们搜集来的真人真事,把我们都看哭了。”2022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新东苑沪剧团创作了抗疫主题作品《玉兰花开》,致敬奋战在抗疫最危险地带的医护工作者,这一次,她想用艺术作品“表白”在这次疫情之中挺身而出的普通市民和志愿者,剧名暂定为《伞花朵朵迎春来》,“那些在风雨中为城市撑起雨伞的人,温暖、可敬。”
身为团长的沈慧琴同时也是一位企业家。公司有一个农场,这些天,包装工人短缺,为了保证社区配送和供应,从3月28日起至今,沈慧琴和家人们每天都在农场里忙碌。先生管进货,她和女儿们做包装工人,到家都是深夜凌晨。因为包装需要站着,她的小腿一直在发抖。“不是小年轻了,腿和腰都感觉断掉了,”沈慧琴说,自己做了志愿者,深深体会到一线工作者和志愿者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
上一篇:看戏,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下一篇:【群文视野】吼一声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