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伶工学社“百姓戏台周周演”活动已举办15季、300多场免费演出,受益观众达10多万人次——
江海“戏曲大花园”愈发繁盛五月二十日,伶工学社,南通艺术剧院越剧团表演越剧《红丝错》。 记者徐培钦
板鼓一敲,主胡一响,琵琶相和, 好戏如约而至。20日,南通市国有文艺院团小剧场优秀传统戏曲展演暨2022伶工学社百姓戏台周周演(第十六季)活动拉开帷幕,经典越剧《红丝错》开锣上演。
自2022年开办以来,“百姓戏台周周演”已连续举办15季,成为广大戏迷热衷的品牌文化活动。昨天下午2点,伶工学社还为大家带来越剧《贞娘传》的下半部分。
老戏新演 戏曲生生不息
5月末,初夏的闷热感扑面而来。走进位于市区健康路的“百年戏剧学校”——伶工学社,只见红木楼阁、白墙灰瓦,古韵依旧;待仔细听,循着娓娓戏声往里走,伶工学社小剧场内济济一堂,台上锣鼓齐鸣、唱腔悠扬,台下欢声笑语、掌声雷动。
“《红丝错》是越剧中最传统、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故事本身诙谐幽默,老戏迷也耳熟能详。也正是因为它的传统才考验演员的功底,更有助于演员的成长。”南通艺术剧院(越剧团)副团长徐峥峥坦言。作为一名“90后”青年演员,她通过在艺术剧院7年来的锻炼和打磨,练就了一身扎实本领,收获了戏迷的认可和赞赏。这次重新排演青春版《红丝错》,徐峥峥勇挑大梁,担任主演教书先生张秋人一角,跳出“尹派越剧”的舒适圈,成功挑战新的越剧流派“范派”。
据了解,为提升通城文化气质,推动南通小剧场建设迈上新台阶,第十六季“百姓戏台周周演”集结了来自南通艺术剧院越剧团、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启东市越剧团、海门山歌艺术剧院、通州歌舞团(通剧团)等地方戏曲曲目,如越剧折子戏、黄梅戏折子戏、传统小戏和“歌舞江海千古风”通剧小戏等;同时,推出青春版《红丝错》《贞娘传》《董小宛与冒辟疆》等传统大戏,由年轻演员领衔,老戏骨助阵,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一批新生代戏曲演员。
“只要青年演员想学,我就教,给机会演出。”近年来,每到“百姓戏台周周演”期间,身为南通艺术剧院副院长兼越剧团团长的范晓萍,常常退居幕后,将舞台留给新人,鼓励他们亲近观众、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她说:“这里是最适合孩子们锻炼的地方。我想通过这个平台,不仅磨砺团队,还让精品越剧飞入寻常百姓家。”
教化人心 戏迷口口相传
曲终人去,戏中人、情、故事,却广为人传,耐人寻味。
在伶工学社小剧场的舞台两侧,一副对联“凡野舞则皆教之,故曰乐观其深矣”,赫然在目,这是张謇先生在1919年创办时所设,意为“只要喜欢的人都要去教他,所以说通过对乐曲的观察,可以看到深刻的道理。”
“以往,即便是不识字的平常百姓或者小孩,都会被一场戏所吸引。他们通过一个故事看一出戏,通过一出戏得到人生道理,这种最直接、最简单的传播方式,就是戏曲本身的教化功能。”伶工学社负责人韦红玉表示。惩恶扬善、勤俭、善良、忠烈、报国, 推荐一个nba买球,包括忠贞的爱情,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段段传奇佳话在戏曲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80后”南通艺术剧院越剧团演员许姜婷说:“在舞台上演别人的人生,把人物情感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我觉得是一件过瘾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变化,结合我自己的阅历,每次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不同,人物更加丰满,情感更加充沛,也能更好地带领观众入戏。”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球王会买球app官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凝结和化身。除了深刻的精神内涵外,它在服饰、化妆、唱念做表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老师,有一句你教我一下。”演出结束,一些老戏迷们还久未离开,向演员们讨教越剧唱腔。戏迷诸葛玉影激动地说道:“来伶工学社听戏、唱戏是我们老年人最大的爱好,也支持本地剧团,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精彩的演出。”在这里,他们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越剧表演,还能和专业演员互动交流,学习一些唱腔和动作,让老有所“迷”、老有所乐。
文化互通 品牌熠熠生辉
2022年6月,经过修缮的伶工学社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南通市文化馆的主阵地之一,伶工学社围绕提供“南通老百姓所喜欢的”群众文化服务,于同年9月,推出“百姓戏台周周演”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已举办15季、300多场免费演出,受益观众达10多万人次;以亲民性、专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成功将自身打造成南通市一张远近闻名的戏曲名片。
下一篇:唱响盛世梨园,喜迎党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