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粤剧是连接世界华人华侨的纽带。早在2022年10月,粤剧便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是提升岭南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文化目标之一。
近年来, 世界杯网站买球,作为粤剧发源、生长、传承、繁荣的核心地区,广州致力于推动粤剧艺术振兴,中国粤剧文化中心呼之欲出。
星海音乐学院学生带上二胡、琵琶、扬琴等乐器在粤剧艺术博物馆进行快闪演奏。(资料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羊城粤剧节开幕表演。(资料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顶层设计:
拓展粤剧文化传承发展空间
粤剧是广东传统大戏,也是广府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站在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振兴粤剧,广州责无旁贷。
着眼于做好顶层设计,搭建粤剧振兴格局,广州市制定了《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2022-2022)》《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22-2022)》,详细规划了粤剧振兴和发展的7大工程和15项重点工作,力争于2022年实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广州为核心的中国粤剧文化中心,率先建成国家级戏曲传承发展示范区。
而为了拓展粤剧文化传承发展空间,广州积极落地建设多项工程。2022年12月,红线女旧居经过近5个月的闭关升级后正式全面开放,人们能在这里感受著名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的艺术人生和生活。
此外,广州市先后投资8亿多元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和广州粤剧院新址。位于西关、占地1.7万平方米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于2022年正式对公众开放,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展示、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粤剧文化空间。据悉,广州粤剧院新址坐落在珠江新城,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包括一个1200座的大剧场和一个500座的小剧场。新址将于今年7月前建成使用,届时将成为粤剧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世界粤剧文化中心。
出人出戏:多层面优化粤剧艺术产品供给
持续多年的投入和建设,让粤剧艺术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记者了解到,广州粤剧院拥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6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推动了 “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为粤剧事业培养了一批青年编、导、演人才;复牌老戏,创排新戏,《马福龙卖箭》《清水河畔》等佳作频出,去年11月,经典粤剧《搜书院》作为闭幕剧目受邀赴澳门参加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现代粤剧《清水河畔》作为广东粤剧的代表受邀参加第二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 2022年,广州粤剧院在国内外演出达319场、观众57.7万人次。
粤剧的传承和弘扬,不仅可以通过剧场的现场演出,还可通过现代影视技术让更多的观众感受粤剧艺术的博大精深。2022年9月开始启动的“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投资一个亿摄制十部剧目——《睿王与庄妃》《黄飞虎反五关》《刑场上的婚礼》《搜书院》《刁蛮公主戆驸马》《范蠡献西施》《三家巷》《花笺记》《鸳鸯剑》《南越宫词》,既涵盖多部传统经典剧目,又囊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全新创排的多部优秀新编剧目。目前,已完成《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睿王与庄妃》《范蠡献西施》的拍摄,其中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截至2022年9月底,《刑场上的婚礼》广佛两地观影达12万人次,观影人次、放映场次及票房均创下近三年来国内戏曲类电影的最高纪录。
数字经济大潮下,粤剧也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2022年起,以酷狗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将粤剧打包“装进口袋”,让戏迷通过音乐平台、直播平台甚至手机视频铃声随时随地欣赏粤剧。2022年开始,酷狗将粤剧搬上直播间,粤剧名家倪惠英的直播首秀共吸引16万戏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