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哪个爱川剧我就爱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6月10日清晨,歌曲《送别》演奏中,川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许倩云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成都举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铁梅、著名谐剧演员沈伐、梅花奖得主黄荣华等戏曲界名人前来吊唁。
6月8日22时47分,许倩云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94岁。她曾与陈书舫、竞华、杨淑英一起被誉为“川剧四大名旦”,人称“川剧皇后”,其代表作有《彩楼记》《玉簪记》《柳荫记》《拜月记》《芙奴传》《烤火下山》等。许倩云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并助力沈铁梅、崔光丽、田蔓莎、蒋淑梅等多位演员夺得“中国戏曲梅花奖”。
A川剧“四大名旦”时代落幕
“倩云出岫,倦鸟知还。忆川剧流金岁月,四大女伶何在,仅硕果一枚,缓缓从容谢幕……”听闻许倩云离世的消息,人称“巴蜀鬼才”的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动情写下挽联。
在遗体告别仪式现场,仿佛能感受到许倩云如流云般轻盈的一生。她终生未育没有子女,但她的朋友、学生、同事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从各地奔来,为她献上一朵朵白色的菊花。“她算是我们老师辈的人物了。”沈伐说道。聊起这位老人生前的开朗、美丽、热情,聊起她对川剧的爱与痴……“许老师一生爱美、创造美,她是我们永远美丽的前辈。”沈铁梅感言。
许倩云的离世,带走了一个流光溢彩的川剧时代。1952年,许倩云赴京参加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川剧大师阳友鹤的指导下,她凭借《评雪辨踪》《梁祝》等风格多样的川剧折子戏,获得演员二等奖,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她颁奖。
《评雪辨踪》是《彩楼记》中的重点场次,而川剧《评雪辨踪》在众多版本中尤其知名。许倩云把剧中的女主角刘翠萍演绎得贤淑聪明、娇俏风趣,衬托出哀中见喜、喜中有爱的生活情趣,成为川剧戏迷心中的经典形象。“她把一个不顾父亲反对,爱上满腹诗书的穷酸秀才,既能与之共患难,又能在生活中取乐的中国妇女,演得惟妙惟肖,使人终生难忘。”作家李致看过戏后曾评价道。
这次名家荟萃的汇演后,川剧的全国影响力大增。许倩云与陈书舫、竞华、杨淑英三人被著名戏剧家阳翰笙称为“川剧四大名旦”,还得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青睐。梅兰芳到《评雪辨踪》后台探望演员,邀请许倩云、陈书舫去家中边吃饭边交流戏曲问题。梅兰芳和蔼地教许倩云摆兰花指,觉得这几个“乖娃娃”未来会很有出息,鼓励她们要为川剧争光。
许倩云90岁时,与其并称川剧四大名旦的另三人都已离世,身体欠佳的许倩云表示:“我觉得她们走早了,川剧要靠徒弟们传承下去,我好起来的话,要一直教大家学川剧。”如今,川剧最后一位名旦离去,四大名旦时代也画下了句号。
B她对川剧的爱已融入她的人生
“哪个爱川剧,我就爱他!”这是许倩云最为出名的口头禅,感动了一代代川剧人。大家已经记不起许倩云第一次是在怎样的场合下说出了这句话,但是后辈们都被许倩云对川剧的这般炽热的情感所打动。
的确,许倩云对川剧的爱,已融入她的人生。许倩云1928年出生在成都,家庭比较贫困,懂事后发现演戏可以赚“银元”,便有了想演戏养家的念头。当时家里的祖母是女秀才,只是叮嘱了她:“出淤泥而不染。”于是,11岁许倩云开始学唱京剧,12岁进入吴德蓉科班学川戏,学了《别洞观景》《山伯访友》《貂蝉拜月》等剧目。1941年,13岁的许倩云加入川剧历史上著名的“三庆会”(今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前身),以演川剧为生,当时登台演出的她,艺名为“飞琼”。由于出色的表现,她在舞台上逐渐找到自信,也更加自在不拘束,于是在演出中崭露头角,家庭情况也好转了一些。当时许倩云在戏迷中已经小有人气,若是她走在街上,只要有人在春熙路附近的剧场喊一声:“飞琼!”就会引来路人的高回头率,有她的戏也卖得很好。
或许正因为早年生活的阅历积累,许倩云演戏时总叮嘱后辈,在遵循戏曲程式时,一定要注重动作中生活化的细节,把自己的角色融入生活中去理解,这样的角色才有灵魂。沈铁梅说,就算是许倩云年老后与川剧实际角色有了“年龄差”,但登上舞台仍把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毫不违和,少女感十足。
上世纪50年代,许倩云调入西南川剧院工作,她把自己对川剧的爱浸润在一个个角色中。先后演出《翠香记》《彩楼记》《柳荫记》等,带着川剧走向全国和世界, 哪个直播平台可以买球,越南、朝鲜、保加利亚、波兰、捷克、德国等都留下过她的足迹。她饰演《祝庄访友》中的祝英台、《柜中缘》中的刘玉莲、《 孔雀胆》中的阿盖公主、《百花赠剑》中的百花公主等角色,深受戏迷喜爱,成为一代川剧经典。1956年她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C摒门户之见,“公关奶奶”培育多位川剧“梅花”
小时候一路苦过来,后来成名后又遇到爱人离世,许倩云一直用善良来回馈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