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祖孙俩有啥恩怨?豫剧大师常香玉临死前,坚持收回“小香玉”艺名
2022-08-25 12:06来源: 历史揭密
原标题:祖孙俩有啥恩怨?豫剧大师常香玉临死前,坚持收回“小香玉”艺名
常香玉
“人间悠悠万事,我就是觉得戏比天大。”
常香玉从艺七十多年来,演出剧目不下100个。
好好唱戏,唱出好戏。始终是她从艺生涯中最基本的,最长久的坚持。
1928年秋,河南巩义县一个小乡村,汇聚了四村八乡的百姓。不是婚丧嫁娶,也不是年下节礼,只是因为这村子今天要“唱戏”。
对于那个年代的老百姓而言,“唱戏”可以称得上是最高档,最亲民的“娱乐活动”。
所以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闲暇,都会抽身前去“凑个热闹”。
年仅五岁的张妙玲跟着家人,从邻村赶来听戏。像她这个年纪的孩子多是听不懂那些“咿咿呀呀”的,无非是和其他孩子围在一起吃糖耍闹罢了。
偏偏张妙玲听得全神贯注,趴在土台子边上看得目不转睛。
听大人们说,台上唱的是梆子戏《甩大辫》。
常香玉
张妙玲自是听不懂的,可这场堪称“简陋”的演出却在她幼小的心里“洒”下了“火种”。
“要是将来长大了,也可以上台唱上一段该有多好。”
在张妙玲看来,这不仅仅是她童年时期的一个梦想。更是她摆脱命运,挣得一条“生路”的不二之选。
张妙玲的父亲也曾是唱戏的,只是后来伤了嗓子, 买球平台推荐,不能再唱了。为了养家糊口便在戏班子里干些打杂的活。
可即便是这样,家里依旧“穷的揭不开锅”。
年幼的张妙玲不怕吃不饱穿不暖,更怕的是给人当“童养媳”。
她三个姑姑都是童养媳,有两个都被打死了。对于贫苦人家的女孩来说,生存是个极为困难的问题。
张妙玲不想重蹈几个姑姑的后路,好在她的父亲也是“怜惜”她的。
小香玉
“我宁可你跟我学戏被我打死,也不愿意你被别人打死。”
虽然父亲的话很冷血残酷,却实实在在为张妙玲求得了一条“活路”。为了不当童养媳而学唱戏,是张妙玲最原始的想法。
在当时,“戏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因为张妙玲跟着父亲学唱戏,他们族中的族老觉得有伤风化,丢了张家先人的脸。
所以便不许张妙玲继续姓张,将来死后也不可以入张家的祖坟。这对旧社会的女子而言,可以说是“断了根基”。
然而张妙玲却不在乎,不唱戏便只能“等死”,比起将来她更关注的眼前的温饱。
常香玉演出剧照
经过各种周折,张妙玲拜了一位唱戏师傅常老大当义父,并改姓常,取名香玉。
常香玉有天赋,又勤奋。所以从九岁开始,就到处登台演出。为了积累表演经验,她演过小生、武生、丑角……
各种各样的角色,只有有机会,常香玉就去争取尝试。她的台风和功底也越来越多变和扎实。
到了十二岁的时候,常香玉已经小有名气。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个时候我就有一个月八块大洋的身价了。”
豫剧《常香玉》
在常香玉看来,她的人生得以“逆转”全靠唱戏。
她对唱戏的态度,也从最开始的生存必要,转变成了崇高的理想和一生奋斗的事业。
1938年,年仅十五岁的常香玉开始为抗日奔波宣传。
她安排戏曲研究社排演了新戏《打土地》,这是豫剧史上第一出现代戏。不仅宣传了抗日口号,还开创了豫剧表演的新题材。
这期间,开封、洛阳等地先后沦陷。常香玉则一路退到了西安,即便战火喧嚣,她的义演也不曾停下。
国家的风雨跌宕,国民的爱恨情仇。都在一出出戏中被安排得巧妙天成,千回百转。
在常香玉心中,她始终坚信“戏子有情”,他们这些戏剧人始终承载着爱国救国的行业操守。
年轻时候的常香玉
1951年,全国掀起抗美援朝的热潮。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开展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以最小的牺牲,消灭最多的敌人。
此时常香玉成立了香玉剧社,整个剧社的大小演员加起来不过五十几个人。
然而常香玉却立下了一个庄重的誓言:通过香玉社的义演,半年之内为国家捐献一架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