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长赋编剧、徐春兰导演,吴清华、黄艳艳两位一级演员主演的《踏伞行》,是福建省莆仙戏剧院近年来创排的一部深入挖掘剧种传统、舞台制作精良、创造别具匠心、艺术特色鲜明的优秀剧目,自首演以来广受社会各界好评。该剧情节结构脱胎于莆仙戏传统本《双珠记·逃难遇亲》,讲述早有定亲但未曾谋面的刑部主事之子陈时中和将门小姐王慧兰在战乱中偶遇,于风雨中同行,互怀好感、猜测试探、谎言示爱、尴尬悔恨……艺术地演绎了古代青年男女唯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踏伞行》曲牌传统丰富、表演细腻传神、唱腔醇厚动听,创造性地完成了“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唯新”的艺术实践。
一
推进文学与舞台的结合
剧作家周长赋在剧本创作的时候,就考虑或观照到了以文学本为基础的二度创作的相关问题。如此,戏曲音乐创作、导演构架、表演创作、舞台美术设计、灯光设计等便更好地协调完成最终的舞台剧目。莆仙戏《踏伞行》的创作鲜明地体现了文学与舞台的紧密结合。该剧的继承远不止停留在故事题材、表演唱段方面,首先从文本创作上作者整体把握了莆仙戏的风格和特质。在具体的写作上,严格遵守莆仙戏曲牌体音乐结构的特点,采取依曲填词的方法,主动地适应音乐的结构模式和曲牌规范。
《踏伞行》的创作的确起源于传统戏,可以称之为改编传统戏剧目。不过,这部作品的改编创作却和以往对传统戏的修旧如旧、推陈出新的以剧目故事情节等内容为根基的改编创作不同,创作者聚焦的是剧目中保留的精彩的表演艺术精华。如何阻止艺术走向粗糙,如何让剧种的独特技艺不再流逝,如何使精妙的表演不因剧目渐渐退出舞台而消亡不再,这其实是当下整个戏曲界十分关键的理论话题和重要的实践命题。认真梳理家底发现:莆仙戏《拜月亭·瑞兰走雨》中表现瑞兰母女二人冒雨赶路的一段表演舞蹈性很强、动作柔美别致,可谓莆仙戏艺术的精华。为了充分继承和保留这段精彩的表演及程式,并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从剧本创作上必须把这部分吸纳进来。
当周长赋偶然间读到莆仙戏传统剧目《双珠记·逃难遇亲》一折时,眼前一亮,创作的细胞立马兴奋起来。女主人公隐瞒真名、故意试探、考验男方的故事情节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发挥和创作空间。不仅如此,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的表现在舞台呈现上恰恰可以借鉴莆仙戏《瑞兰走雨》《益春留伞》的精彩表演,进而充分展现莆仙戏古典细腻的表演特色。剧本写作整体上着意挖掘、遵循并凸显莆仙戏的审美风格。在具体的写作上,尤其是唱段的遣词造句上作者恪守莆仙戏曲牌体的音乐结构,全力遵循传统写作依曲填词,遵守其音乐结构模式和基本音韵规范。这为演员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演唱以及舞台上剧种韵味的营造铺平了道路。
二
继承莆仙戏宝贵传统
莆仙戏《踏伞行》对自身古老剧种的特质进行了深度挖掘与发扬,整个剧目散发着浓烈甘醇的传统清香,继承剧种传统着力进行艺术表现,纯粹、质朴。从剧目创作意图、剧本写作,到唱腔设计、舞台表演等都明确地指向挖掘莆仙戏资源、继承优秀传统的创作目的。比如,在结构人物关系上对生旦行当的基本确立与色彩加强;音乐上突出鼓的主要作用,强化唱腔与科介表演节奏、韵味。戏曲的唱腔音乐是剧种风格最为突出的标识,《踏伞行》在唱腔曲牌、音乐设计上十分注重挖掘和运用传统资源,古朴醇厚、个性鲜明、独具一格,别有古南戏的遗韵。在唱腔曲牌的甄选及音乐设计方面,全剧遵循莆仙戏原汁原味的曲牌体音乐结构,表现出古典、拙朴、完整、统一的剧种音乐风格。同时,注重结合剧情、人物、唱腔、节奏等合理遴选组合运用【醉太平】【驻云飞】【四朝元】【皂罗袍】【泣颜回】【耍孩儿】【香罗带】等多种曲牌来组织结构唱腔,力求精准演绎剧情,塑造人物,传达思想,渲染情感。在作曲配器上做到了既注重烘托环境气氛,又突出剧种音乐特性,创造诗意的音乐情境。着力将男女主人公羞涩、欣喜、痛心、尴尬、绝望直到最终牵挂、难舍、和睦的情感充分旋律化。当然, 世界杯买球一般买几倍,对于载歌载舞的莆仙戏而言在表演上更是如此,这在全剧舞台呈现的提升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三
提升剧种审美水平
上一篇:莆仙戏《踏伞行》冲刺“文华奖”
下一篇:桥头胡戏曲公益培训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