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成 记者 张蕾
央视三套群英汇栏目近日播出了祟礼乌拉哈达戏迷俱乐部演出的一期节目,九位戏迷身着农民服装,手持农具,激情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和自编的《我们农民认准一条阳光道》两首歌曲。随后,他们接受了节目主持人管彤、马跃、程成的现场采访,讲述了戏迷俱乐部一路走过的风采。
乌拉哈达戏迷俱乐部领班李洪今年58岁。他曾在县晋剧团当过十几年乐手。闲暇时间,他还沉迷在演练传统剧目中。
听说李洪在家鼓捣晋剧、二人台,附近不少戏迷到家中拜他为师,学习传统晋剧、二人台和演技。戏迷徒弟越来越多,家中常常挤得满满一屋人。后来,他在乌拉哈达村附近找到一间建筑工地工棚作为戏迷活动室。每天下午农闲时,戏迷们聚在一起,学唱晋剧、二人台音乐。“戏校”建在家门口,乌拉哈达戏迷们就近学戏,异常活跃。活动两年后,学员由十几个猛增到三十几个。乌拉哈达村支书李学文看到戏迷队伍日益扩大,很感动,他与村委研究,将村戏台四间化妆室腾空,让戏迷们学戏。2022年4月,戏迷活动室迁址到乌拉哈达村戏台化妆室,正式成立了乌拉哈达戏迷俱乐部。
李洪既是领班,又是戏班乐师、导演。为了让戏迷们尽快熟悉音乐和演技,他一边手把手教戏迷,一边钻研晋剧、二人台有关音乐、演技知识,攻读了二十多本书籍,整理了十万多字的剧本、音乐教材。李洪的戏曲知识和演奏技巧曰臻成熟,他不仅精通演奏、编曲,还学会剧场指挥、导演剧目。他成了戏班的全面手:“拿起耙子弄扫帚,样样是行家”。他常说,要教给戏迷一捅水,自己先要有两桶水。
[!--empirenews.page--]
1
俱乐部戏迷大多都是村民,文化水平低,他们光是对戏剧痴迷,但没什么戏剧知识,也不会演。李洪从教戏迷识简谱开始,逐步引导大家进入角色。李洪自费购置了板胡、二胡、笛子等乐器,让演奏人员反复演奏练习,他自己打板指挥,每次练习都要做几十次示范动作。训练演唱人员更严格,打印出唱词让演员限时背熟,吊好嗓子,每次练习,乐队齐奏,吹拉弹唱一气呵成。一些戏迷说,别看我们是业余的,李洪把我们当成专业的,要求太严格了。为了提高大家演技,李洪通过多种渠道,请来张家口地区一些戏曲名演员,到俱乐部演唱,做示范教学。请传统剧目的研究专家现场授课,传授理论,指导技艺。请一些词曲作者,为俱乐部量身打造新的歌舞作品。在教学戏迷的过程中,李洪购置了电脑、电容话筒、专业声卡和录音软件等,免费为戏迷录制作品。
为了让戏迷尽快入门,李洪自编教材。归纳、编印曲谱三十多本,有传统晋剧《打金枝》、《算粮》,有现代晋剧《杜鹃山》、《红灯记》,有二人台《压糕面》、《借钱》。他还编写了《晋胡演奏入门》、《晋剧胡呼演奏法》、《演奏晋剧曲牌》等曲谱通俗读物。
李洪领班是俱乐部的灵魂人物,每天下午俱乐部活动开始,李洪就投入到紧张的教和练当中。俱乐部成立七年间,他教会了大部分戏迷熟识简谱和唱腔板式,让戏迷背锣鼓点学身段,教会了戏迷做戏程式和唱功要领。
[!--empirenews.page--]
2
乌拉哈达俱乐部有演职人员44人,最大的73岁,最小的35岁,都是痴迷戏剧的村民,来自乌拉哈达、高家营、大桥村。戏迷们有的是音乐爱好者,带上自家乐器加入俱乐部;有的是登台演唱过戏剧的老艺人;更多的是戏曲爱好者。这中间有不少老人,从小听晋剧二人台长大,音乐一响起, 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已定13席,儿时乐趣涌上心头。
俱乐部每天下午二点准时活动,雷打不动,戏迷们前晌种地,后晌唱戏。无论夏天下雨,还是冬天下雪,戏迷们都风雨无阻。不少戏迷是家庭的顶梁柱,从事不同行业:有种田能手、拾荒者、粉刷匠、家庭主妇、泥瓦匠、木匠、打工仔……乌拉哈达村民刘贵、武贵花老两口,都爱好戏剧,夫妻双双加入俱乐部,老汉当乐手,老妇当演员。高家营村民张进德,年过半百,听说办起俱乐部,每天过来听戏,演员屋里唱,他爬窗外听。人家唱到半夜, 世界杯买球怎么买哪个,他听到曲终。他的精神感动了俱乐部戏迷,大家把他请进俱乐部,经李洪精心教练,成了一名很好的演员。大桥村村民杨玉萍,刚参加俱乐部时,她哄的外孙才两岁。她每天背着小外孙,步行走三里路,来俱乐部活动。她排练节目,外孙在一边玩耍。她带外孙唱戏坚持了四年,直到外孙上了小学。她不识字,背台词难度大,在俱乐部让戏迷们教,回家让老伴教。她扮演的晋剧老旦角色,咬字清晰,唱功到位,经常博得观众掌声,几年来先后出演了《打金枝》《算粮》、《秦香莲》等十多部戏。她自己也说:“我就爱好唱戏,图自己心宽,观众喜欢。我是做家务、带外孙、唱大戏三不误,虽然累点心里舒坦。如今我越来越精神,越活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