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风秦韵有新篇
《千古一帝》中的嬴政、《火焰驹》中的黄桂英、《关西夫子》中的杨震、《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大秦将军》中的王翦……这些秦腔剧目中的人物形象堪称经典,不少名角因之摘取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
在西安,上述人物形象被印在卡通贴纸上,人们把它粘在手机壳上,秦腔这门独具魅力的古老艺术,也以随时可见、随处可见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融入三秦文化血脉
秦腔又称“陕西梆子”“梆子腔”“乱弹”,早在明末就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岁月悠悠,秦腔早已与陕西人乃至西北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不信?请看文学“陕军”中,不同年代的名家均对其情有独钟:已故“40后”作家陈忠实写过题为《我的秦腔记忆》的散文,说在创作《白鹿原》的4年里,写累了就听秦腔经典唱段;“50后”作家贾平凹凭长篇小说《秦腔》获茅盾文学奖;“60后”作家陈彦则创作了以秦腔名伶“忆秦娥”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主角》,并借此获得茅盾文学奖,由此改编的同名话剧于今年9月获得文华大奖。
“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陈忠实这句话,并不夸张。
中国有数百种戏曲,秦腔的曝光率和存在感算不上最高。但若论感染力和铁杆粉丝数,却少有出其右者。初听有点躁,但只要听进去了,人们再也难从脑海中抹去这段记忆,往往还会如痴如醉、百听不厌。
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点。一是秦腔表演形式上突出体现为“吼”,山崩地裂、翻江倒海般的气势足可征服人心。这也难怪,陕西人心直口快、嗓门响亮,被誉为“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人们熟知的信天游、华阴老腔等陕西地方艺术,也经常吼声震天、铿锵有力。
二是基调上突出体现为“悲”。撕心裂肺、扣人心弦的情节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慷慨激昂、荡气回肠之悲油然而生。据说,悲剧比喜剧更能打动人。厚重的三秦大地,承载过数不胜数的故事,兴衰荣辱、忠孝节义、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等世间百态轮番上演。在八百里秦川用秦腔唱老秦人的故事,情景代入很容易让人“带感”。
三是艺术呈现上突出体现为“美”。秦腔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悲中带喜、苦中有乐,大悲大喜中蕴含着真善美和家国情怀。结局往往正义得到声张、好人终有好报,满足了受众的朴素愿望。秦腔不仅唱腔美,扮相、戏词、武戏等也凭借艺术美感引人入胜。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堂上滴血蒙屈冤……”在陕西,秦腔《三滴血》的这段唱段妇孺皆知,成为不少晚会落幕前的合唱首选。人们高兴时吼秦腔,不高兴时也吼秦腔,秦腔早已融入三秦儿女的文化血脉和基因中。
保护传承直面挑战
虽然弦歌不辍,然而和许多地方戏一样,秦腔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危机。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居民不断减少,方言使用场景减少,文化休闲的可选择种类繁多。秦腔在传统优势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 中国队世界杯球服怎么买,有从必不可少的主菜转为调味品的倾向。
“秦腔是我们梆子戏的鼻祖,豫剧很多唱腔、表演、音乐都借鉴了秦腔,有种说法称之为‘千年秦腔、百年豫剧’。”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说,自己看了很多秦腔剧目,非常用情、用心、用功。但他也注意到,目前秦腔、豫剧等地方戏的演出市场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是观看演出的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二是到农村演出包场的多、卖票的少;三是在城市演出送票的多、售票的少。
“由于观众锐减,剧团经济不景气,优秀秦腔演员和创作人员缺少足够的生活保障,从业积极性降低。剧团经营也趋于困难,造成人才大量流失……”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支课题组前不久的调研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
“秦腔历史是悠久的、伟大的,但秦腔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导演贺林提醒说,基本功训练非常重要,演员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平台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面对挑战,秦腔迫切需要转型。是一成不变、自拉自唱?还是改头换面、迷失自我?秦腔何去何从、能否守正创新?这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今年夏天,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成功举行,古都因秦腔而火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优秀剧目展演、名家“走进群众”、名团“走进校园”、名剧“走进影院”、高峰论坛等活动。12天时间里,来自西北五省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3个剧团,携73台优秀秦腔剧目汇聚西安及宝鸡、渭南等城市。为吸引年轻观众,艺术节期间还推出了国内首位秦腔领域虚拟人“秦筱雅”,上映了首部秦腔3D电影《三滴血》,选出“杰出贡献艺术家”和“表演艺术传承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