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邵爱兰出生于河南长垣方里乡邵寨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五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三,小名“小爱”或“爱爱”。父亲邵春箱酷爱豫剧,又热心张罗庙会的演出,被大家推举为“会首”。他还在村里办了豫剧培训班,教邵爱兰等喜爱豫剧的青少年唱戏。1952年,正读初小四年级的邵爱兰考上了长垣县豫剧二团。经过勤学苦练,她成了团里的当家小生和主要演员。
1958年3月,长垣县豫剧团要到贵州省去支援西南建设,让豫剧向祖国的南方发展。16岁的邵爱兰和团里50多名演员离开家乡,来到数千里之外的贵州。
这支剧团先被定名“黔南豫剧团”,1959年6月改名为贵阳市云岩豫剧团,1964年,由市文化局接收,更名为贵阳市豫剧团,迎来了贵州豫剧的鼎盛时期。邵爱兰当上了演员队长,成为团里的顶尖演员和业务骨干。《陈妙常》的潘必正,《白蛇传》的许仙,《卓文君》中的司马相如,《破洪州》的杨宗保,《樊梨花》的薛丁山,她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
篮球哪个app买球靠谱正规,念唱做打,功力深厚。后又被选为团长、支部书记,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贵州分会会员、理事,市剧协委员、市文联委员等。
开封人李秀花是1959年来到贵阳市豫剧团任主要演员的。1950年,她拜名艺人杨金玉为师,习演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样样得心应手,在山东济南、泰安、聊城等地演出。1960年,她以《陈三两》一剧参加贵阳青年演员会演获演员二等奖。之后又出演《王金豆借粮》《红娘》《茶瓶记》等剧,她那“铁嗓子”的清脆歌喉响彻云贵高原。
长垣县人邵洲,1935年出生,10岁入科学戏。早期以演旦角为主,如《藏舟》中的胡凤莲,《对金抓》中的黄菜花等,后改演文、武小生,兼演须生。他曾被豫剧名旦司凤英收为弟子、义子。1953年参加长垣县豫剧团,1959年调新县豫剧团任业务副团长,
卡塔尔世界杯预测身高,1962年调往贵州省贵阳市豫剧团,1975年又回到新乡市豫剧团。
他们为豫剧在中国西南腹地的推广做出突出贡献,使那里的群众逐步喜爱上了来自中原的戏曲。
2022年1月2日晚8时,大型现代豫剧《朝阳沟》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上演。紧接着,3月1日晚,豫剧现代戏《焦裕禄》又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上演,让贵州观众看到了原滋原味的豫剧,演员们也在贵州这个红色革命基地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教育和洗礼。